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缺乏工作經驗、無法很快適應崗位需求等仍是困擾應屆生就業的難題。如何更高效緩解就業壓力、更快適應崗位需求,增加就業砝碼?近日記者走訪深圳市人社局、深圳鵬城技師學院以及中軟國際有限公司等單位和企業。
深圳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3.7萬人,面對就業去向,據深圳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副處長譚艷介紹,深圳通過挖掘社區社會管理等政策性崗位潛力,穩定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規模等方式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與此同時,鼓勵畢業生通過新業態、新模式多渠道靈活就業,落實靈活就業社保補貼。
為了助力畢業生順利找到理想崗位,人社部門通過提前調研摸準應屆畢業生專業布局和就業需求,篩選契合度高的用人單位和就業崗位,在線上和線下舉辦主題網絡招聘月、校園專場招聘會、民營企業招聘月等活動,多方搭建校企供需對接平臺,同步提供就業指導服務。
應屆生如何擺脫工作經驗缺乏的困境?記者在深圳鵬城技師學院了解到,今年即將畢業的電商專業方梓恩,目前已經在深圳市倍能貿易有限公司擔任項目主管,他告訴記者:“在短短的一周之內我就能適應崗位要求,實習3個月后就被提拔為項目培訓導師,半年后就晉升為項目主管。我認為,一是學校的工學一體教學模式讓我能夠‘無過渡期’適應現在的工作,二是學校開設了職業指導課程、簡歷優化專題講座,邀請優秀畢業生返校講座,為畢業生充電,提高就業技巧。”據悉,今年學校956名應屆畢業生中,目前已簽訂三方協議(合同)或達成就業意向人數944人,占比為98.7%。有企業更是開出8000元起的實習津貼。
如何實現高就業率?中軟國際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畢業生實踐能力強、有很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勤懇好學、善于溝通這些都是用人單位非常看重,因此,在學習階段應著力把自身培養成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放寬就業渠道,強化自身復雜問題解決能力,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公司招收一些在校學生由于技術過硬,在實習期就作為主核心成員參與前端開發工作,參與騰訊/IEG互動娛樂事業群多項自研項目,實習期就實現月薪資過萬。畢業也就很順利進入公司工作。(記者 魏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