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沒到衡水前我就在想,這是一座什么樣的城市,能同時集納風景秀美的衡水湖、醇香濃郁的衡水老白干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于一體?”5月26日上午,我國著名詞作家、詩人、國家一級編劇,曾任解放軍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團長的屈塬談及對衡水的印象,笑言城市一如他想象中那樣,秀美雅致而又熱情嚴謹。
作為一名從事文藝工作幾十年的老兵,屈塬親眼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全過程,他既為感受者,又是貢獻者、歌頌者。他用心創作的《傳說》《天路》《大地》《呼喚》《一夢千年》及西部三部曲(《西部放歌》《西部情歌》《西部贊歌》)等眾多經典作品,為民族代言、為時代而歌,至今傳唱不衰。他在課上與研修班的學員們共勉,以音樂為媒展現時代精神,抒發家國情懷,拓展音樂邊界,盡己所能提升中國音樂水平。
此次來衡授課,屈塬也做了一些“功課”,肯定了我市在發掘整理、傳承保護傳統民族民間音樂藝術方面所作出的成績,“衡水有著相對豐厚的音樂土壤和基礎。” 近年來,衡水音樂文化持續發展,周窩音樂小鎮全國馳名,饒陽與武強的樂器產業逐漸壯大。在他看來,這得益于城市的扶持滋養,同時又服務反哺城市,體現了衡水踔厲奮發的精神面貌。
談到衡水未來音樂發展,屈塬表示,衡水歷史文脈厚重,走出了儒學大師董仲舒、邊塞詩人高適、文學名家孫犁等文化名人,九州之首冀州、衡水湖等都能成為非常好的音樂創作元素。他希望衡水接下來能用活這些音樂因子,培樹更多本土音樂品牌,持續激發城市產業活力。
攝影 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