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又是一年收麥忙,麥浪滾滾滿地黃。衡水市南部的冀州區迎來了小麥開鐮季。在該區南午村鎮新興寨村,大型聯合收割機在金黃色的麥田里來回穿梭,農民在地頭忙著裝載收獲的糧食,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同時也標志著該區“三夏”生產正式拉開帷幕。
“我們已經完成所有麥收機械的檢修、保養工作,通過推行‘合作社+農業經營主體’扁平化管理模式,為廣大麥農提供‘保姆式’服務,全面提升搶收搶種效率,確保顆粒歸倉!”冀州瑞田農業合作社負責人陳秋良說。
據了解,今年冀州區小麥種植面積51.29萬畝,夏糧生產形勢總體較好,喜人的豐收圖景已徐徐展開。為全面做好“三夏”農業生產工作,該區對外公布了40個農機具維修網點、5個農機具加油站點,公開24小時服務熱線,備足備齊農機配件,全力服務三夏農機作業。同時,該區在高速口設立多個農機跨區服務接待站,為跨區作業的機手提供作業信息、道路指引、技術指導等全方面服務。
冀州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永生介紹,為全力保障“三夏”生產有序開展,該局專門制定了應急處置預案,成立了20余個應急服務小分隊,并配備了履帶式收割機、烘干塔等麥收輔助機械50余臺套,全力做好麥收后勤保障工作,確保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樊加偉供圖)
通訊員:樊加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