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實踐 | 公共資源互聯互通 三地百姓共享紅利
攜手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近年來,北京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加快建設,京津冀三地居民享受到更便利更優質的公共服務。
(資料圖)
廊坊大廠圖信廣告公司負責人 張 健:
(辦)營業執照的話,都需要什么手續或者什么材料?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中臺綜合工作人員劉雨昕:
那您是需要準備地址材料,您需要選擇這種商業辦公性質的地址。
在大廠回族自治縣政務服務中心,經營廣告業務的張健正在用剛剛投入使用的云窗口平臺,向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咨詢在當地辦理營業執照的事項,不用往返跑,也能面對面。
廊坊大廠圖信廣告公司負責人 張 健:
那方便很多,需要準備的這些材料,你就是準備好了直接傳到網(平臺)上,那邊審核沒問題了,你就可以直接往下,下一步操作;如果有問題的話,你可以就是在這兒修改,不用再來回來去跑了。
今年6月,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政務服務局、廊坊市行政審批局深化協作,在2021年實現453項高頻便民事項"自助辦"的基礎上,推出政務服務"區域通辦"2.0升級版,北京市級、通州區級全口徑政務服務事項、廊坊北三縣各294項涉企服務事項,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體化綜合受理平臺實現"區域通辦"。用"云窗口"為企業群眾提供全場景、全流程網上服務。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中臺綜合工作人員劉雨昕:
咱們可以嘗試走全程網上辦理,解決了之前可能需要跑很多地方,跑很多,花費很多時間的問題,更節約了時間,也節約了成本。
目前,依托"云窗口"業務受理平臺,北京市、通州區36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可以在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河北自貿區以及天津市濱海新區、寶坻區、武清區、河北區辦理。京津冀三地在體系、標準和流程方面逐一打通堵點、解決痛點,換來了企業和群眾辦事的一站式解決。
廊坊京潮鑫港酒店設備有限公司 胡小將:
挺順利的,昨天聯合發起的(申請),今天上午就打電話叫我過來了,昨天發起的,今天就辦完了。
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政務服務中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體化政務服務專區專員 劉雪迪:
通過屏對屏就能實現時空的面對面,屬地工作人員手把手遠程指導,企業和群眾在異地窗口辦事就更加容易和快捷了。
北京友誼醫院泌尿中心泌尿一科副主任 肖 荊:
我在西城院區出門診的時候,全國各地的(患者)口音都有,到通州院區來出門診的時候,發現天津和河北的口音就明顯增多了,北三縣的人、京津冀的人、通州的老百姓,都選擇來我們這個院區就診。
2018年12月,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開診,肖荊作為知名專家,出診的地點從西城搬到了副中心,工作不僅是看病,還要帶學生。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與臨近的河北廊坊北三縣建設醫聯體,培訓北三縣醫務人員。來自三河的劉峰2020年開始參加醫聯體培訓,現在他一有空就過來跟著肖荊大夫的團隊學習。
廊坊三河燕郊福合第一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 劉峰:
我本人還有我們科里的很多年輕醫生,從業務能力上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增長了很多臨床經驗。
今年4月1日,京津冀三地開始實行異地醫保直接結算,跨區域看病"一卡通行",在京津冀率先實現。現在,河北的患者來友誼醫院看病,就像在當地看病一樣簡單。
廊坊三河市市民 張杰:
我們從三河來的,現在到北京這兒看病,不需要異地備案,結算在窗口實時結算,不用來回跑路了。
廊坊市民 孔國明:
原來回去報銷很麻煩,差一點還不行,你還得要這個要那個(材料),現在就在這窗口結算,省事了。
9年來,作為北京的"新兩翼"之一,城市副中心在高質量"拔節生長"的同時,進一步完善與周邊津冀政務服務線上互動和聯動辦理機制,擴大通辦事項范圍,推進區域政務服務"一站式",增強養老、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旅游等資源輻射能力,加速公共服務"一條線",推動形成更加緊密的一體化發展格局,讓三地百姓收獲更多協同發展的紅利。
來源:冀時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