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擼起袖子加油干 風雨無阻向前行】河北:優化創新生態 上半年全省高新區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2%
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以來,我省各地以促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為抓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態,集聚創新資源,努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新區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2%。
(資料圖)
傳統的企業貸款需要抵押物與之匹配,這對高研發投入、輕資產的科技型企業來說,是一個急需破解的"困局"。而不久前,位于定州高新區的中邦工貿有限公司僅用了三天就得到了一筆4500萬的貸款,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定州市中邦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 秋雅倬:
這塊兒資金來得是非常及時的。有了資金的支持,(我們)就可以大力開展新產品的開發,智能化的升級改造,對我們公司可以說發展起到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困局"的破解源自機制的改變。針對科技型企業的經營特點,定州科技管理部門與當地金融機構聯手,推出了專屬信貸產品,企業可以用質押商標權、專利權的方式獲得信貸支持。同時,當地還專為科技型企業貸款開辟了綠色通道,為創新主體播撒"及時雨"。
保定定州市農商銀行行長 苑景利:
對于(貸款)1000萬以下的這種科技型企業,在手續齊全的前提下,我們保證三天之內讓企業拿到款項;對于(貸款)1000萬以上的,我們也力爭在一周之內讓企業拿到繼續的資金。
針對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個性化金融問題。今年,定州市還通過組織各企業與金融機構進行"一對一"融資問診的方式,為企業量身打造"一企一策""一戶一案",讓金融活水持續助推企業發展。
河北定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王華:
為企業在貸款融資、企業上市、業務培訓等方面,提供定制化、個性化服務,推進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
與破解"融資難"這個堵點同步,我省還在全鏈條服務上不斷推出新舉措、拿出新辦法,持續優化創新生態。
當記者走進位于邢臺威縣高新區的河北智轂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時,第一個感受就是"擁擠"。80多名員工、60多套機器和庫房擠在一個不到5000平米的車間當中。
河北智轂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冬賢:
我們這個品類,正常的生產周期是十幾天,我們現在24小時生產,生產周期還得一個月。我們現在是有人、有錢、有市場,但是就沒有生產場地。
企業擴建迫不容緩,如何高效解決。李冬賢告訴記者,當時他們第一時間撥打了自己專屬的"110"。
河北智轂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冬賢:
我們高新區的企業都知道,有事就打110。(0319)6029110,我們企業服務中心,有事就找他們。
改變以往多個“婆婆”管項目建設的現狀,邢臺威縣創新舉措,建立起我省首家縣級企業服務中心。讓其成為服務企業的總樞紐,一個"娘家"就能受理包括審批驗收、水、電、氣、暖在內的各種訴求。
邢臺威縣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 吳侃:
我們現場收集材料,去對接各個行政部門。實現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
高效辦結、全程督辦。僅用半年時間,智轂科技兩萬多平米的新廠房已近完工,年底就將投入使用。
而威縣企業服務中心還給企業帶來了額外的驚喜:他們通過"威企通"政策計算器系統了解到智轂科技已具備相應資質,就主動為其申報了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并順利獲批。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持續保障。
邢臺威縣企業服務中心主任 李明臣:
服務企業不僅僅是完成企業提出的各種需求,我們還從服務企業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出發,主動在“減”“提”“優”三個字上下功夫:把驗收部門減至一個、驗收環節減至三個、把執法部門統一成一支隊伍,提高工作效率,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全省高新區不斷優化創新生態,集聚創新資源,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12959.2億元,同比增長13.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115.8億元,同比增長5.1%;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4%。
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合伙人 王玉安:
透過上半年一系列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河北推出的一系列有極強針對性的創新政策和服務舉措,正在創造出一個更加適合科技企業發展的營商環境。從而也帶動了河北全省創新生態的一個整體提升,這將為河北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
來源:冀時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