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政協這個大家庭后,我才深刻感覺到,對我們企業家來講,守住我們的初心,擴展我們的思想和視野,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發。”李少俊這樣總結自己的履職之路。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同時也是四川漢安糖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這些年李少俊扎根鄉村,關注產業,聚焦問題開展調研,積極建言獻策,用務實擔當的精神履好職、盡好責。
(相關資料圖)
今年以來,四川實施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輕紡、醫藥健康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計劃,內江聚力發展“頁巖氣+、釩鈦+、甜味+、裝備+”四大產業,更讓他切身感受到“甜味+”產業發展正乘勢而上。
談責任
雙重身份擔起雙重使命
1716年,福建商人曾達一來到內江市市中區龍門鎮,同時帶來了甘蔗種植和制糖工藝,從此開啟了內江種蔗、制糖的輝煌歷史。300多年后,市中區堅持傳承糖業文化,引進本地企業四川漢安糖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龍門鎮龍門村為核心區,進行“甜源蔗鄉”農文旅產業科技示范項目建設。
李少俊的政協委員履職之路,自始便與家鄉這捆甘蔗連在了一起。
“甜源蔗鄉”自去年1月正式開園迎客以來,已經成為鄉村游網紅地,是市中區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企業界的政協委員,李少俊認為,企業家要有社會擔當,政協委員更要展現作為。
據了解,有約60名村民長期在項目地務工,甘蔗采收等用工旺季有約120名村民參與勞動,能獲得2000至3000元不等的月收入。
今年是李少俊履職的第三個年頭,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里,他多次通過大會發言、聯組討論、撰寫提案等履職形式,聚焦鄉村振興、食品產業發展等積極建言獻策。
謀踐行
助力高品質紅糖邁向全球
在李少俊看來,委員履職不是開開會、發發言,偶爾參加一下調研這么簡單,最重要是能夠真正解決問題。他舉例說道,“在撰寫提案的時候,一切就要以真實和數據說話,我個人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我更看重的是實效,是這個議案或者提案,能夠真正地深入基層去解決問題。”
“我撰寫了三件提案,其中有兩件提案被市中區政協采納,并且其中一件提案作為重點督辦提案。”李少俊說,特別是他其中有一條關于重振內江糖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提案,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
2019年回到家鄉后,讓世界愛上內江甜,一直是李少俊的夢想,也是他和他的團隊努力的方向。
“公司目前正在研發紅糖新品類,已經有10余個新品陸續上市。”李少俊說,乘著內江大力發展“甜味+”產業的東風,相信高品質紅糖必將走出四川、走向全國、邁向全球。
談及接下來將在哪些方面加快食品產業發展進行履職,李少俊表示,一方面將繼續做好產業的事情,另一方面,將更加深入地研究,希望能夠在提案的數量和質量,更能夠精準鎖定,提出有針對性的一些建議,能夠實實在在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