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交通銀行和中央結算公司共同發布了“中債-交行長三角ESG優選信用債指數”,這是市場首只高等級長三角區域ESG主題債券指數。
同日,中國進出口銀行、工農中建交五大行、興業銀行(601166,股吧)、浦發銀行(600000,股吧)、江蘇銀行、太平洋保險(601601)、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上海環境(601200,股吧)能源交易所等21家金融機構入伙,揭牌“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金融同城化服務創新發展聯盟”。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表示,目前累計已有160多家長三角的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占到全國的約47%。未來上海要更好地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引領長三角“一級三區一高地”的建設,深化長三角科技金融和產業的良性互動循環,支持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同時,要更好地服務生態低碳綠色發展,加快探索綠色金融一體化發展。
高等級長三角ESG債券指數首發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表示,目前長三角GDP在全國占比約24.6%,金融占比已超28%,金融在支撐長三角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價格基準和投資工具也至關重要。7日,在“擎動長三角 共享一體化”金融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主題活動上,市場首只高等級長三角區域ESG主題債券指數發布,該指數代表長三角優質ESG信用債整體情況,可為市場提供直觀、動態的信息源和可跟蹤復制的投資工具。
據悉,指數樣本聚焦長三角區域的優質信用債,核心篩選指標主要包括:債券發行人所在地為長三角區域,發行人的中債ESG評價6分及以上,主體評級AAA,中債市場隱含評級AA+及以上。指數基期為2016年12月31日,基點值為100,指數點位值按成分券市值權重加權計算,實時反映指數價格變動情況。
指數成分券每季度調整一次,目前指數涵蓋發行人105個、成分券775支、總市值1.72萬億元、平均待償期1.78年;業績表現方面,指數近三年年化回報率4.13%,最大回撤率-1.27%,成長性和穩定性較好;信用風險指標方面,指數成分券按市值權重計算,中債市場隱含評級AA+占20.57%,AAA-和AAA合計占比近80%;主體評級均為AAA,信用風險相對較低。
交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在此次指數的建設上,ESG方面工作和標準都按照中債ESG標準進行,與國際主流評價體系一致,兼顧中國債券市場特點。數據來源于企業公開披露的社會責任報告、定期報告、碳排放信息等近15類數據源,包括對近百萬條國家行政部門處罰信息、第三方認證機構信息、輿情新聞等公開信息科學篩選;指數成分券發行人的中債ESG平均得分為6.82分,比全市場信用債發行人的中債ESG評分高出1.75分,有助于引導發行人踐行新發展理念。
目前,投資機構越發關注ESG投資,未來境內外投資機構也有望跟蹤和配置該指數,市場化的基金產品、理財產品和結構性存款或將其作為跟蹤標的或業績比較基準。
金融加速支持長三角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金融加速支持長三角高質量發展成為各大機構的重點。此次,21家金融機構入伙“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金融同城化服務創新發展聯盟”。
交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任德奇表示,金融業更好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要更加注重服務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核心技術領域;要更加注重服務綠色發展,加快產品服務模式創新;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加大對小微企業、鄉村振興、民生改善等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服務力度,推動共同富裕。
屠光紹認為,未來直接融資規模的提升將有助于加速長三角企業的發展。例如,目前長三角科技類上市公司在全國科技類上市公司中的占比在30%以上;以中證指數公司先進制造業100為樣本,長三角先進制造業的上市公司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科創板上市公司無論是數量還是市值,長三角企業都占了近一半。
就未來金融如何聚力,屠光紹提了幾大建議。首先是要健全長三角統一信用平臺,促進區域金融要素的流動,目前信用平臺正在搭建;其次,加快相關產品的互證互認,擴大金融服務;再次,完善長三角金融監管體系,有效防范金融風險;此外,強化制度建設,形成相關金融服務標準,尤其是當綠色金融、科創金融、數字金融等在全國尚無統一標準時,長三角地區可率先探索建立標準,在全國起到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