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8.2%;全國1.07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持有商業保險……11月19日,銀保監會就今年以來開展的相關工作及部分近期市場關注話題作出回應。
房地產合理信貸需求得到滿足
因房企信用風險攀升,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房地產貸款呈現收緊勢頭。不過,據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介紹,10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8.2%,整體保持穩定。個人住房貸款中,90%以上用于支持首套房,投向住房租賃市場的貸款同比增長61.5%。
此外,據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介紹,今年前10個月銀行信貸資金供給合理充裕,有效滿足了實體經濟合理資金需求。統計數據顯示,前10個月,各項貸款新增17.9萬億元,同比多增783億元。
在信貸結構方面,前10個月,制造業貸款新增2.3萬億元,超過去年全年增量,其中82.6%為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保持較快增長。前10個月,企業類信用貸款新增4.9萬億元,同比增長17.8%,明顯高于保證貸款和抵(質)押貸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前10個月,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3.2萬億元,同比增長24.6%,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9.7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較年初增長27.6%。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預計,全年“兩增”目標可以完成。
貸款成本方面,統計數據顯示,前10個月,貸款成本持續下降,繼續讓利實體經濟。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年化利率5.7%,較年初下降0.17個百分點;民營企業貸款年化利率5.32%,較年初下降0.03個百分點;制造業貸款年化利率3.94%,較年初下降0.13個百分點。
1.07億老年人持有商業險
近年來,銀保監會高度重視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保障和社會服務需求。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介紹,在政策層面,出臺長期醫療險相關政策。“引入費率調整機制,規避因醫療費用上漲帶來的保險產品定價風險,從制度上解決老年人和患病人群難以購買商業醫療保險的問題。截至今年10月,已有25款投保年齡超過70歲的費率可調長期醫療險產品上線。”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
在產品供給方面,銀保監會引導保險業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一步放開相關產品投保年齡和續保年齡上限。目前可供老年人選擇的產品超過1000個,基本涵蓋了老年人最為關注的疾病險、醫療險、意外險、養老險等產品。
“目前保險業將各病種發生率表擴展至高年齡段,并首次編制兩種老年人常見病種(嚴重阿爾茨海默癥和嚴重原發性帕金森病)發生率表,為老年人保險產品的開發和創新提供定價基礎。”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
上述舉措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國有1.07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持有商業保險保單,老年人商業保險滲透率(購買商業保險的人數/人口總數)為41%;老年人保單件數2.26億件,占保險業全部保單件數的11%。“十三五”期間,老年人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4萬億元,承保人次、保費收入呈現逐年上升態勢,投保積極性明顯提高。
后續,銀保監會將督促保險機構積極對接老年人保險需求,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將積極引導和規范專屬養老險試點,支持保險公司發展提供終身領取功能的養老年金保險,滿足長期養老資金管理需求;優化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支持政策,為失獨、單身高齡等老年群體盤活養老資源;引導保險公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放寬對老年人群的投保年齡限制,允許老年人在既往癥不賠的前提下帶病投保,提供保證續保;充分運用現代服務手段和互聯網技術,簡化理賠流程;引導開發以心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癥、帕金森氏病等老年人高發的特定疾病保險和醫療保險產品,加強保險產品與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健康服務融合。”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
不搞“一刀切”“運動式”減碳
綠色信貸的發展有助于金融機構優化資產結構,促進金融業提質升級,而且也能實現明顯的減排效果。
據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介紹,截至今年9月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14.0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以上。綠色信貸資產質量整體良好,近5年不良貸款率均保持在0.7%以下,遠低于同期各項貸款整體不良水平。
同時,目前綠色信貸環境效益逐步顯現,按照信貸資金占綠色項目總投資的比例計算,21家主要銀行機構預計每年節約標準煤超4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超7億噸。
保險業在碳中和過程中也有著積極的作用。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銀保監會支持保險機構規范創新推出符合綠色低碳發展需求的保險產品和服務,目前,在近零碳車險、強降雨巨災指數保險、農作物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產量保險、綠色建筑性能保險和清潔能源保險等方面已有一些探索,對重點領域及行業的保險保障和風險補償功能不斷強化。
后續,銀保監會還將繼續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將健全綠色金融監管辦法,制定綠色金融信息披露指引,為金融機構全面衡量碳足跡、加強氣候和環境風險管理提供指導。發揮政策激勵作用,加強與人民銀行碳減排支持工具的銜接,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低碳交通、綠色建筑、清潔可再生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和碳減排技術的金融支持力度,用好保險這個工具,提升對防災減災的風險保障水平,增強企業和居民抵御災害的能力。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政策協調和工作聯動,為市場活動提供穩定預期,推動銀行保險機構更好服務綠色低碳發展。
在這一過程中,銀保監會強調將堅決做好能源安全保供工作,不搞“一刀切”“運動式”減碳,對符合條件的煤電、煤炭企業和項目給予合理信貸支持,不盲目抽貸、斷貸,加強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金融支持,促進更多資金投向能源安全保供和綠色低碳發展領域。
民營企業融資成本不斷降低
近年來,銀保監會高度重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持續完善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政策體系,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質效持續提升。
在貸款規模和貸款余額方面,2021年前10個月,民營企業貸款新增5萬億元,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占新發放企業類貸款的比重為53.5%,較年初上升1.8個百分點。
近3年來,民營企業貸款余額與戶數穩步增長。2021年9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民營企業貸款余額53.1萬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15萬億元;有貸款余額的民營企業戶數7762萬戶,較2018年末增加2584萬戶。
2021年前10個月,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戶數同比增長28.2%。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占新發放公司類貸款的比重進一步提高。2021年前9個月,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放企業類貸款中,民營企業貸款占比53.5%,較2018年上升2.1個百分點。
在擴面的同時,民營企業融資成本不斷降低。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前9個月,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放的民營企業貸款年化利率5.3%,較2018年下降1.6個百分點。近3年來,民營企業信用貸款比重上升。 2021年9月末,商業銀行民營企業信用貸款余額占比14.7%,較2018年末上升5.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民營企業享受的金融服務不斷優化。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銀保監會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施策,要求銀行機構對暫時遇到困難但仍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推動銀行機構落實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加大對演出企業、旅行社、線下零售、住宿餐飲、外資外貿等受疫情持續影響行業企業的金融支持。同時,要求銀行機構根據民營企業融資需求特點,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設計個性化產品滿足不同企業需求,并根據自身風險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通過預授信、平行作業、簡化年審等方式,提高信貸審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