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現階段金融業承擔的重要歷史使命。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金融運行保持平穩。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面對新形勢,金融監管部門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持續完善制度建設,強化金融監管建設。
聚焦新發展格局重點領域
“加強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目的是為實體經濟服務。”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2021年,金融管理部門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資源要素配置,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
針對普惠金融,2021年,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2021年進一步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實施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立責任清單,開展金融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專項活動,推動普惠小微金融服務“量增、價降、面擴”。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1年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48.9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8.5萬億元,同比增速25.2%。
面向“十四五”,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實現“雙碳”目標均需要金融機構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在科技創新領域,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指導意見》,加快實施科技金融。大力開展專利權、商標權、知識產權等融資業務,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銀保監會還不斷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支持能源保供穩價。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14.0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以上。
補短板提升穿透式監管能力
“相對日趨擴大與復雜的金融環境,監管資源總是有限,這就需要完善監管制度、法律和法規,從源頭上規范金融機構依法合規開展業務,引導金融機構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創新。”光大銀行(601818)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
2021年,銀保監會持續完善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和監管評級制度,提升穿透監管能力,切實解決違規成本過低問題。
償付能力監管是保險監管的核心,借助它能提高行業風險預警能力。2021年年中,銀保監會財務會計部(償付能力監管部)主任趙宇龍在北美精算師協會中國年會上透露,償二代二期相關監管規則2022年元旦有望正式落地。自2017年9月原保監會發布《償二代二期工程建設方案》至今,償二代二期修訂工作啟動已近4年。該項工程將進一步提高償付能力監管制度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全面性,更加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行業風險,同時推動保險業回歸本源。
公司治理是金融企業深化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近年來,銀保監會持續加強相關制度建設。2021年,銀保監會先后出臺一系列制度舉措,持續夯實公司治理監管根基,發布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指導意見,完善股東承諾管理制度。同時,全面實施公司治理監管評估,將評估結果與市場準入、現場檢查以及高風險機構的改革重組和風險處置結合起來。通過著力加強制度建設,持續深化公司治理改革,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質效穩步提升,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治理機制不斷完善。從2021年評估結果來看,被評為D級(較弱)及以下的機構占比下降0.77個百分點,其中被評為E級(差)的機構占比下降2.73個百分點。
同時,銀保監會還通過嚴格規范大股東行為,進一步加強股權和關聯交易重點領域問題整治。截至目前,銀保監會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已公布四批次銀行保險機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共計81個。
不斷提高依法監管的能力和水平
金融違法違規行為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削弱了市場政策資源配置效率,并導致局部金融風險滋生,不符合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方向。如何才能提升監管能力,切實維護政策金融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周茂華認為,這需要金融管理部門持續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強化監管執法,全面提高金融違法違規成本。
實際上,上述問題正是銀保監會提升監管建設的重點。據《中國銀行保險報》統計,僅今年9月1日—30日,銀保監會派出機構針對銀行機構和相關責任人開出罰單387張,罰款金額合計12134.98萬元。今年1—11月,銀保監系統對險企和保險中介機構開出的罰單數超1790張,罰款總額超2.5億元。
行政處罰是金融監管的重要手段之一?!?span id="qg2y208222" class="keyword">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是監管執法的重要依據。近期,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正式發布實施,銀保監會據此進一步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啟動行政處罰配套制度的修訂工作,完善行政處罰工作機制。同時,銀保監會還加強執法監督,對行政處罰不規范行為進行清理。
此外,伴隨著保險、銀行等傳統金融行業的科技升級,監管科技已成為日益重要的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強化監管科技運用和金融創新風險評估”,這也是金融管理部門加強監管建設的重點。銀保監會近日召開的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同時,結合銀行業保險業監管工作實際部署了貫徹落實措施,其中明確提出要優化監管資源保障,夯實監管數據基礎,深入推進監管大數據平臺建設,提高監管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進一步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的統籌監管和互聯互通,形成集中、統一、高效的金融信息系統,實現跨市場、跨平臺數據信息共享,是統籌監管、防控金融風險的基礎。”董希淼認為。
不過,這個過程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周茂華認為,提升監管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后續還需要高質量的數據信息,加快并完善監管大數據平臺建設,統一相關指標數據口徑,加強監管數字技術人才培養與研發投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