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洛陽銀行、焦作中旅銀行及平頂山銀行分別發布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通知。通知顯示,洛陽銀行、焦作中旅銀行及平頂山銀行三家銀行擬定于3月10日審議關于中原銀行吸收合并的相關議案。
三家銀行審議議案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同意實施中原銀行吸收合并的方案,處置風險資產的議案,確認清產核資報告及資產評估報告的議案等。
據了解,1月26日,中原銀行、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及焦作中旅銀行訂立吸收合并協議。根據吸收合并協議,中原銀行已有條件同意以總代價約人民幣284.7億元收購售股股東于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及焦作中旅銀行持有的所有股份,均將以分別向售股股東發行代價股份的方式支付。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末,中原銀行資產總額為7311.52億元,平頂山銀行資產總額為1176.1億元,焦作中旅銀行資產總額為940.06億元。而洛陽銀行2020年末資產總額為2759億元。經計算,吸收合并完成后,新中原銀行資產總額將超過萬億元。
此前,中原銀行、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及焦作中旅銀行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表示,2021年,四家銀行變革創新道路更加清晰,全行加快“理念轉型、業務轉型、數智轉型”。既有“突破萬億、回歸A股、打響品牌”腳踏實地,又有“打造百年基業、百年銀行”星辰大海。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中小銀行合并重組動作頻頻,已有山西銀行、四川銀行、遼沈銀行等通過合并重組形式成立。
對于中小銀行合并重組事項,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認為,監管持續推進中小銀行合并重組事項,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歷史原因方面,中小銀行在過去發展中積累了不少風險,一些存量資產處置的擔子較重,而回顧過去,監管圍繞大型銀行的不良化解做了很多工作,但中小銀行這塊還存在短板。
現實原因方面,隨著歷史包袱的堆積以及宏觀環境的下行,部分中小銀行的底層風險逐漸暴露出來,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即將收官的當下,推動中小銀行合并重組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