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3014,上調208點;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3222,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6.3111,上日夜盤報收6.3100。
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進行5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1%,與此前持平。
在俄烏沖突持續發酵背景下,歐美等國對俄制裁不斷升級,并最終決定使用SWIFT金融制裁這一張“牌”,這對俄羅斯國際貿易以及融資環境造成沖擊。而此次地緣政治沖突中人民幣的避險屬性初顯,人民幣匯率整體偏強運行。
據證券日報報道,中國銀行(601988)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持續上漲、突破多個關口主要是受避險情緒驅動。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全球經濟發展面臨更多挑戰,歐元等傳統避險貨幣避險功能弱化,市場開始尋找新的避險資產。得益于中國穩定的社會發展環境、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和較高的資產回報率,人民幣資產日益受到國際投資者青睞,匯率逐漸走高。
不過,短期人民幣匯率過快上漲存在正反兩方面影響。王有鑫表示,對于吸引跨境資本流入和壓低企業進口成本來說,人民幣升值存在積極影響。但對于服裝加工、紡織、電子器材、家電等出口行業來說,則存在負面影響。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盡管美元相對其他貨幣在升值,但與中國相比,美國面臨著較大通脹壓力,出口呈現大幅度的逆差。而中國通脹水平較低,出口占全球份額持續上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從這些角度分析,人民幣的優勢更為明顯。
人民幣匯率未來怎么走?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獨立經濟學家譚雅玲認為,如果市場環境相對安逸,人民幣后期表現預計如常。美元指數偏升值,短期內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較小,目前來看美元的避險情緒更高。近來,石油、黃金都在上漲,所以美元資產、美元匯率,包括美國股市上漲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