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事件:卓勝微發布2023年半年報。公司2023 H1 實現營收16.7億元(同比-25%);歸母凈利潤3.7 億元(同比-51%),業績超出市場預期。
短期業績承壓,新產品逐步放量。公司2023 H1 實現營收16.7 億元(同比-25%);歸母凈利潤3.7 億元(同比-51%);2023 Q2 營業收入為9.5億元(環比+34%),歸母凈利潤為2.5 億元(環比+115%)。公司業績短期承壓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1)消費電子換機周期變長,導致下游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不足,同時產業鏈仍處于去庫存的階段,導致營收增長動力乏力;(2)公司持續推動芯卓半導體產業化項目濾波器產品線的建設,研發費用、折舊費用同比增加;(3)隨著產品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產品整體毛利率同比下降。2023Q2 由于手機去庫存逐步優化,手機市場短期促銷提振,模組開始逐步放量,毛利率逐步提升,歸母凈利潤環比增長顯著。公司深耕高端射頻模組領域,構筑新的增長引擎,加強對自產濾波器的 DiFEM、L-DiFEM、GPS 模組等產品的創新研發,并于23 年Q2 開始逐步放量。
射頻模組不斷突破,產品線逐步完善。公司射頻前端產品布局逐步完善。
產品類型從分立器件到射頻模組逐步豐富,接收端DiFEM、L-DiFEM等產品已逐步放量,集成IPD 濾波器已應用于5GNR 頻段的模組產品。
應用領域已拓展至智能手機、通訊基站、無人機、汽車電子等眾多領域。
與此同時,公司自建的濾波器產線順利推進,高性能濾波器已具備量產能力,同時已推出雙工器和四工器產品。隨著公司業務逐步從分立器件向射頻前端模組發展,公司積極建設全新的 Fab-lite 模式,實現對應用設計匹配的定制化工藝開發,完成快速的工藝迭代,縮短新產品研發周期,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自建濾波器產線構筑長期優勢,Sub-3GHz 主機模組放量在即。截至2023 年Q2,公司濾波器晶圓生產線進展順利,集成自產的SAW 濾波器和高性能濾波器的 DiFEM、L-DiFEM、GPS 模組等產品出貨量環比增長,分立濾波器已在部分品牌客戶驗證通過。由于濾波器是射頻模組中價值量相對較高的部分,自建產線雖然短期內會承擔較高的研發費用與管理費用,但長期來看可以保證技術迭代的自主性,有利于為公司構筑長期競爭優勢。同時高價值量的L-PAMiD 等Sub 3GHZ 主集模組年底有望進入推廣階段,此模組市場空間遠高于傳統產品,是公司第二成長曲線的關鍵。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卓勝微是國內首家實現射頻產業鏈自主可控的公司,我們維持公司2023-2025 年營收利潤的預測不變,營業收入41/49/57億元,歸母凈利11/14/17 億元,當前市值對應PE 分別為62/49/40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研發進度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