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文 吳婕 /攝
8月28日15時,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新聞發布會,介紹四川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情況。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徐斌介紹,在推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實踐中,各地結合自身實際,緊貼群眾健康需求,探索形成很多特色鮮明、務實管用的經驗做法。比如綿陽市游仙區在全省率先開展鎮域多點“醫合體”改革,不斷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的軟、硬實力。
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是鄉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承載。推進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整體建設、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方面,綿陽市游仙區忠興中心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院長陳耀輝表示,該院采取四大舉措。
創新構建醫療服務新體系,在全省率先探索鎮域多點醫合體改革。2019年6月,把鄰近兩個衛生院進行整合,將實行人、財、物等“六統一”管理模式,優勢資源分類集中、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實現基本醫療、急診急救、行政后勤、公共衛生項目服務專業化、同質化。
加大投入,強化要素保障,設施設備快速升級。累計投入1135萬元,購置CT、高清電子胃腸鏡、體外超聲碎石機等醫療設備,安裝醫用電梯等設施,快速提升了檢查檢驗設備,改善就醫條件和環境。
依托“名醫工作室”,建設四川省基層臨床特色科室。引進培養中醫藥人才,添置中醫診療設備,打造中醫藥集中診療區,充分體現中醫藥“簡、便、效、廉”特色。
多途徑并行,逐步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與綿陽市三甲醫院建立“院科聯盟”密切交流合作,按需引進技術幫扶;還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遠程醫學影像、心電、超聲診斷以及網絡門診等遠程診療服務,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找到大醫院專家看病。
陳耀輝表示,通過建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醫院軟硬實力得到極大提高。相較于次中心建設前,新增診療病種32個,新增開展手術項目26個。新開展的白內障手術、前列腺電切、體外沖擊波碎石、CT檢查診斷等診療服務,讓患者就近享受到較高質量的診療服務。2023年1至6月,新的CT檢查診斷技術應用后,檢查4847人次,相較于他們到城里大醫院檢查,為患者節約檢查費用93.3萬元。老百姓得到實惠,醫療支出經濟負擔明顯減輕,衛生院門診就診量、住院床日相應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