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科技發展的終極目的是什么?答案是:解放自己。
車,作為科技發明一朵智慧之花,本質就是解放人類的雙腳,實現快速移動的工具,最高追求就是:安全、舒適并準確抵達目的地。為此,人類努力了上百年,然而無論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技術上都未擺脫人工駕駛的束縛,直到阿維塔11的出現。
智駕新物種——阿維塔11出世
一場智駕會,在大量媒體和試駕人的見證下,阿維塔11展示了迄今為止最強大的智駕能力,沒有之一。
如果智駕能力有級別,現有已上市的各類智駕基本屬于初級智能或者半智能水平,換言之處于一個“盲人摸象”到“近視眼”的發展階段,其共同特點就是智駕系統尚未擺脫純視覺+低算力的局限。
而阿維塔11跨越了這兩個階段,直接采用第三代智能駕駛系統。其特點是“眼”明“手”快,正如阿維塔智能駕駛專家董志華博士概括的那樣:安全、舒適、認路,智駕接近真人思維階段。
阿維塔11智駕系統三高超能力,解放駕駛員
車輛使用無外乎泊車或行車兩種常用狀態。而在這兩種狀態下阿維塔11的表現印證了如何解放駕駛員的智駕能力。支撐這一超能力的就是阿維塔11智駕系統擁有的高感知精準識別力、高算力算法支撐的判斷力、高效控制的執行力。
以泊車為例,在斷頭路車位泊入時,阿維塔11利用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34顆智駕傳感器構建起的多層獨立感知防護體系,掃描整個車身周圍360度的環境,預先實現對周圍環境的全方位感知,能夠達到對包括靜態障礙物、動態VRU(弱勢道路使用者)、動態車輛在內的各種物體的精確識別水準。
經過精準識別之后的感知信息傳到AVATRUTH超算系統搭載的高性能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是第二個關鍵步驟。
這是一臺擬人化智能算法+高效算力+自進化學習能力的大腦,通過高超算力進行計算處理,做出準確判斷,并引導車輛做出執行控制。所以,在AVATRUTH的指引之下,阿維塔11找到了一個最合適的目標停車位,并以一個180度的反向動作成功完成倒車入位。
相比之下,競品車型如小鵬G9只能做到車位位置的預判,泊入操作需要人工直接操控,即所謂半智能狀態。而其他車型甚至不能判斷車位。
擬人化算法+賦能和更新,成就安全、舒適、認路智駕新時代
為什么阿維塔11能做到?
因為其智駕系統實現了智駕傳感器的數據與泊車系統和行車系統之間的共享。三者高度融合為一個智能體系,這就是第三代智駕體系。
第一代智駕系統行車系統和泊車系統之間相互分離,數據不能共享,所以泊車時,感知和判斷分離,又被稱作“盲人摸象”型泊車。第二代雖然擁有行泊一體控制器,所有的傳感器數據都會接入到這個控制器上,但是行車和泊車仍各自利用自己端網傳感器的數據,沒有實現大腦的融合,所以業內又稱“近視眼”式泊車。
阿維塔11智駕系統就如人一樣,利用感知系統感知周圍信息,計算平臺如大腦一樣加工處理后判斷,控制系統執行,并且控制系與計算平臺也能交互,這樣的智駕系統與人類思考邏輯更一致。
擁有這樣一套與人類思維邏輯類似的智駕系統,阿維塔11在行車、斜坡、交互、超車、變道等場景下,都能做到方向控制自然、變道能力全面、交互體驗絲滑、信息傳遞直觀。而且智駕系統還會自動賦能和更新,越用越聰明。
阿維塔11的出現,不僅讓車輛更加 “眼明手快”,阿維塔11的車主也能更早地收到如此高度“擬人化”智駕系統所帶來的出行福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