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豪華燃油品牌中,德系BBA是絕對的龍頭。而面對新能源時代的變革,傳統豪門車企遭遇眾多挫折,特斯拉、蔚來、小鵬等不斷崛起!對此,早在2022年,孫惠斌就提出守正創新的理念,力求以全新的品牌建設、銷售提升和渠道賦能以及用戶經營,幫助企業踏入智能出行時代。
從消費者的角度,之前BBA的電動車給人的直觀印象就是不接地氣,要想改變被動局面必須全面轉型,而奧迪的動作最快。5月20日,“超A感受的真純電豪華SUV”奧迪Q4e-tron開啟預售,價格區間為30萬-38萬元,限量520輛的先享版也應景上市,價格區間為33.70萬-38.25萬元。
從廠家的推廣話術上看,一汽奧迪很明顯變得更務實,更接地氣,“真純電、真純豪、真續航”直白地道出了產品的賣點,想想之前Q7的“偉大不止”,e-tron的“賦電新生創世而來”,Q4e-tron仿佛告訴大家,這次奧迪不想玩虛的,一切以賣車為中心。并且按照慣例,正式價格會低于預售價,將起價打進30萬以內,競爭力不容小視。產品解析:基于MEB純電平臺,真續航+高智能
很多傳統汽車巨頭仍在堅持“油改電”,對全面擁抱電氣化時代信心不足,長期處于觀望態度,而大眾集團則先下手為強,迅速打造了MEB純電平臺,并取得了豐厚的回報,現在不只生產大眾的ID系列,也生產奧迪的部分車型,而奧迪Q4e-tron正是因于該平臺。
由于純電動車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占據空間,所以車子空間比同級燃油車要大,基于MEB純電平臺,奧迪Q4e-tron實現了空間越級,長寬高分別為4588/1865/1626mm,軸距2765mm,雖然定位為緊湊型SUV,卻擁有520L容量的B級SUV后備廂空間,以及前后排1828mm的C級SUV駕乘空間,這就是“真純電”的優勢。
進入車內,是奧迪Q4e-tron的“科幻星艦”座艙,遵循以駕駛員為中心的設計,10.25英寸的奧迪虛擬座艙增強版以及11.6英寸MMI觸摸屏,雙平底多功能真皮運動方向盤、RSe-tronGT同款“寶石雕刻”換擋機構等合理的人機工程學設計。
再加上奧迪A8LHorch創始人版同款的精美菱形門飾板珩縫工藝、專為中國用戶打造的RS風格前排一體式運動座椅、炫彩色環境氛圍燈等,以及空調預啟動功能、AudiConnect、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等智能人性科技,讓“真豪華”看得見、摸得著。
在智能化方面,奧迪Q4e-tron也不輸新勢力們,搭載最新版本的E3智能電氣架構,具備了超高雙商的ICAS1+MIB3車機大腦,并實現了360度全景影像、車道偏離預警、防碰撞主動剎車、ACC自適應巡航、堵車輔助(含HOD離手檢測功能)、主動式車道保持輔助、智能泊車輔助系統等多達13項駕駛輔助功能,做到全場景、全速域的智能安全防護。
在性能方面,奧迪Q4e-tron搭載同級最大的79.7kWh可用電池容量,實現CLTC工況下最高605公里的續航里程。其直流快充功率高達100kW,理想狀態下,可實現在10分鐘內補能超100km。
更重要的是,奧迪Q4e-tron的智能BMS能量管理系統,就像一位“續航管家”,可以實時監控內部電芯、模組電壓、電流、溫度狀態,實現精準的續航顯示,實現“所見即所達”,不用有里程焦慮,這一點對于一款電動車非常實用。營銷思路:向造車新勢力靠攏,做用戶型企業
從奧迪Q4e-tron身上,可以看到變化的不僅是動力從油轉到電,而是造車理念的變革,尤其是在智能化體驗方面,開始向造車新勢力靠攏,以用戶體驗為中心。
在與用戶的溝通上也是如此,一汽奧迪方面認為,未來的純電出行,不僅是一個產品,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所以,要更多、更高效地與用戶溝通,努力做用戶型企業。
首先在廣宣方面更接地氣,比如前面講到的在產品定位方面的話術變化,還有就是全面利用全新的互聯網工具與用戶溝通。
比如:奧迪官方直播平臺AudiChannel特別定制了杭州、北京、佛山、長春“四地”云游的全新體驗,對奧迪Q4e-tron的設計、研發、制造、服務等多個環節進行全面探秘,通過紀錄片式全場景聯播,讓奧迪粉絲沉浸式體驗純電出行生活。
其次在服務方面,一汽奧迪圍繞用戶購車、用車、出行的全生命周期旅程痛點,打造了“全心無憂體驗體系”,確保用戶有標準的專屬豪華體驗。
為全面提升購車環節的用戶感受,一汽奧迪不僅建立線上+線下的立體化購車渠道,還基于新能源車型特點,建設專屬新能源展廳、培訓新能源1對1銷售顧問,并打造定制化試駕體驗。
補能是純電動車的一個痛點,為給用戶創造最便捷的補能場景,一汽奧迪建設了全行業領先、合資品牌規模最大的補能生態網絡,如今已經覆蓋近300個城市,實現核心城市5km商圈飽和覆蓋。
同時,依托奧迪TRON星球小程序、公眾號等私域觸點,并結合各地線下車友會、俱樂部,一汽奧迪搭建了完善的用戶社交生態體系,實現了用戶全觸點覆蓋。
全面布局:市場淘汰賽提速,奧迪后面還有大招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目前特斯拉通過上海工廠的落地已經搶占了先機,而自主品牌憑借主場優勢也有了一定的積累,實現了在燃油車時代不可能完成的突破。
相反,傳統豪門BBA現在的情況并不樂觀,賣得最好的是寶馬iX3,月均大約3000-5000輛左右,而且還是在大降價后,顯然這個成績并不合格。所以,BBA盡管思路不同,但在電動車上都在發力,而奧迪無疑是最激進的。
目前,奧迪的電動車已經全面平臺化,根據不同的定位,旗下有四大平臺,具體如下:MLBevo拓展平臺、J1Performance性能平臺、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和PPE(PremiumPlatformElectirc)高級電氣化平臺。
在中國市場,奧迪已經投放了多款純電動車型,主要是e-tron系列。比如:基于MLBevo平臺的奧迪e-tron,基于MQB平臺的Q2Le-tron,還有這次基于MEB平臺的Q4e-tron,接下來還將以進口方式導入基于與保時捷Taycan相同的J1平臺的奧迪e-tronGT,包括普通版和RS版。
另外,還有一個重磅項目,定位更為高端,基于奧迪和保時捷共同開發的高端純電平臺PPE,已經于今年2月在長春開建,總投資達300億,預計2024年12月駿工。預計建成后將主要生產三款奧迪電動汽車:包括Q6Le-tron(eQ5)、Q6Le-tronSportback(eQ6)兩款純電動SUV和純電動轎車A6e-tron,為奧迪純電陣營注入更多新生力量。寫在最后
綜合來看,目前奧迪已經在純電平臺上搶占了先機,并且規劃有多個平臺,已經投產或正在建設中。如果說奧迪e-tron從進口到國產是在蓄勢,集中打品牌,那么從奧迪Q4e-tron開始,奧迪正式殺入30萬元級的豪華純電賽道,與特斯拉、蔚來、比亞迪等開始直接競爭。
在孫惠斌的引領下,奧迪內部管理全新變革,組織效能大大提高,能更好基于研發設計,實現生產制造,基于購車體驗,實現高級用車服務。可以說,每一個環節經照顧到用戶的真實感受,讓更多用戶體驗到純電豪華車的高級待遇。相信未來,隨著奧迪渠道、品牌、制造方面的全面發力,能給新勢力重磅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