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速普及,新能源車主日漸需要“充電自由”,充電樁行業也進入了快速、高質發展期。
新能源私家車時代
充電樁行業邁入“目的地充電新紀元”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到1310萬輛,其中私人購買的乘用車占據很大比例,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進入普通百姓家。
對于新能源私家車主來說,最常見的充電場景,就是平時上班把車停到公司開始充電,充完下班直接開走,或者晚上在小區停下充電,第二天早上開車。這使得充電樁行業邁入目的地充電時代成為必然發展方向,即在住宅社區、辦公區、商超區等目的地停車場景提供充電服務。
“統建統營”政策助力
充電樁進小區已成未來趨勢
能否實現“每車一樁”的小目標?現實是,截至2022年底,國內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達520萬臺,相較同期1310萬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來說,車主們實現“充電自由”還有很大差距。
社區作為新能源車主充電的主要場景,充電樁建設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客觀困難:比如社區停車位有限,需要在保證停車位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合理規劃、布局充電樁。其次,由于業主車輛品牌、車型、充電需求各異,充電樁的類型和功率也需要針對性的選擇;對于小區和物業企業而言,如何在投資回報與業主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也是難點之一。
為了推進充電樁的安裝,2022年1月,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中重點提出:
在新建社區確保固定車位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的同時,開展 “統建統營“模式,鼓勵充電運營企業或居住社區管理單位接受業主委托統一提供充電設施建設、運營與維護等有償服務,預計將有效改善充電設施“進小區難”、業主充電難、易產生矛盾的痛點。
“停充一體”解決方案,
使車主有位可停、有樁可充
同時,除基礎建設不足之外,充電樁車位不好找、充電體驗差;物業管理低效、資源利用率低帶來的企業投資盈利難等問題,還需要行業技術和方案的能力來解決。
“停充一體”成為當下物業綜合解決停車難、充電難,增加運營收入的優選模式。通過場+樁+位設備聯網上線模式和 AI 大數據技術,不僅能實現車場實際充電需求的精準投放和實現科學資源配比,有效管控建設運營成本。
同時系統結合藍牙鎖、視頻識別終端等前端智能硬件設施,實現新能源車牌自動識別落鎖、非法占用警報等功能,在避免油車占位的同時做到精細化運營管控,增加車場收益。
對車主而言,直接通過一個APP實現充電車位信息在線查詢、車位預定、充電樁即插即用,離場時停車費和充電費一筆支付,也大大提升了全流程的體驗度和流暢度。
深耕行業三十年的停車龍頭捷順科技率先提出了“停充一體”車位級充電解決方案,目前在南京南岸瑞智、惠州市民服務中心、汕頭新河灣、廣州高晟廣場等全國數百項目成功落地應用,為國家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千家萬戶消除痛點掃清障礙,為促進節能減排做出貢獻。
本月底(3月31日),捷順科技2023春季新品發布會上,捷順“停充一體”車位級充電解決方案升級版將重磅發布,關注“捷順科技”公眾號,可回復“充電樁”領取最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