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隨著能源革命深入推進,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實現新突破,非石化能源發電裝機歷史性超過全國煤電裝機數量,占比達50.9%,進入大規模高質量躍升發展新階段。
早在4月份,首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上就已傳出消息,截至3月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6.2億千瓦、位列全球第一。而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13.3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比重首次超過50%、達50.5%。時隔兩月,這一數據增長到50.9%,意味著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在50%的水平上越走越高,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與全球其它國家對比,這一數據約為美國的3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7萬億千瓦時,相當于歐盟國家2021年全年用電量。
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中國已經站在新能源技術創新的第一線。
齊融認為,可再生能源的廣泛使用,是國家在低碳目標上邁出的又一大步。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呈現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發展的新特征,市場活力充分釋放,產業發展領跑全球。
尤其是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量此消彼長的大趨勢下,中國新能源的跨越式發展之路更加清晰明朗。這不僅有利于“3060”雙碳目標的實現,也對世界低碳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容量統計》,中國在2022年貢獻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總容量新增部分的約48%。2022年全球三分之二的新增水電產能、45%的新增太陽能產能、一半的新增風電產能和57%的新增生物能源產能部署在中國。
從沙漠戈壁到蔚藍大海,從世界屋脊到廣袤平原,可再生能源發展展現生機。綠色低碳產業朝氣蓬勃,綠色低碳發展潛力無限。
齊融致力于中國企業益公司建設,以全面的行業洞察和前瞻性的發展研究,綜合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發展形勢,專業導向,謀劃未來的綠色經濟時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