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當前受國家政策頻頻加碼、企業研發投入加大、資本支持、人才涌入等因素共振,我國生物醫藥產業也已駛入發展“快車道”,預計到2024年,中國生物藥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美元。
利好政策正不斷助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資料圖片)
目前,不少省市還在發布利好文件,表示將更有針對性地扶持企業,推動當地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如上海啟動“生物醫藥產業投資促進伙伴計劃”,在2023年將強化前瞻謀劃、深化資源整合,推動全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邁上9000億元,其中制造業產值計劃突破2000億元。計劃啟動當天,《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投資指南》(2023版)也正式發布,該指南梳理了產業全生命周期內融產學研全鏈條賦能、生物醫藥產業相關政策和空間資源,并首提為生物醫藥企業投資促進開創“一門式服務”。
北京經開區在2月發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建設全球“新藥智造”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3-2025年)》及相關產業支持配套政策。《計劃》披露,力爭到2025年,北京經開區生物醫藥健康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突破120家,上市企業數目突破30家,在細胞與基因治療、高端醫療裝備智造等前沿賽道形成創新突破,新申報上市藥品、二類及三類醫療器械產品100個以上。
……
藥機企業應為國產生物制藥設備產業發展持續注入動力
業內認為,在眾多利好政策助力下,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將迎來越來越蓬勃的發展。同時,也將給上游的生物制藥設備等行業帶來更多新的機遇。據了解,《“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就提出過,要著眼提高人民群眾健康保障能力,重點圍繞藥品、疫苗、先進診療技術和裝備、生物醫用材料、精準醫療、檢驗檢測及生物康養等方向,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強藥品監管科學研究,增強生物醫藥高端產品及設備供應鏈保障水平等內容。
制藥裝備是生物醫藥產業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中國生物藥產業快速發展,對制藥裝備市場需求也無疑將不斷擴大。據測算,全球生物制藥設備的市場規模約92億美元,我國作為制藥設備生產大國,在國內生物醫藥產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市場規模也有望持續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為抓住生物制藥產業發展機遇,國內生物制藥裝備、耗材、原材料等方面的發展已經在不斷加快。據悉,在2023年初,楚天科技就宣布了新一輪再融資,擬通過發行可轉債融資11億元投入生物工程一期建設、醫藥裝備與材料技術研究中心等項目,從而鞏固公司在生物制藥設備領域的優勢,并進一步強化公司的研發實力。
東富龍2023年的營收目標為力爭在 2022 年營業收入的基礎上實現 20% 以上的增長。其具體動作中,就包括在生物工藝、制劑、工程整體解決方案方面,緊緊圍繞藥品的生產工藝及發展方向,研發具有前瞻性及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為全球醫藥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整體系統解決方案。
總的來說,生物制藥行業的蓬勃發展將給上游的制藥設備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相關設備企業應當抓住發展契機,不斷突破,加速進口替代步伐,為國產生物制藥設備的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動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