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呂妍 鄭暉)“這幅剪紙作品靈感來源于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為背景。”8月1日,在德國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內,一座展臺上擺放著來自萬里之外的中國濰坊寄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品。
慕尼黑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成員講解制作技藝和文化內涵。濰坊市委宣傳部 供圖剪紙、絹花、紙雕燈、年畫、風箏……空閑時間,慕尼黑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的成員們會帶著濃郁中國元素的展品走上街頭,建起一個個流動中國文化角,讓德國民眾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從6月底開始,這是第三次開展“流動中國文化角”展示活動,活動部分展品來自山東省濰坊市在慕尼黑建設的第二處“中國文化之角·尼山書屋”。
剪紙作品《只此青綠》。圖為濰坊市委宣傳部供圖剪紙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體現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審美。在中國文化角展示的出自濰坊安丘剪紙非遺傳承人周來霞之手的作品,更是將千里江山圖、傳統剪紙、和現代光影完美融合,通過剪紙技藝將中國傳統山水畫的詩意空間和古典舞蹈的獨特氣韻呈現出來,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的很好表達,也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慕尼黑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成員向喜愛中國文化的當地居民贈送孔子、濰坊風箏剪紙書簽等文化產品。濰坊市委宣傳部 供圖“不論是有魅力的功夫,還是其他中國文化,都深深地吸引著我。”當地居民Erdmann表示,剪紙等作品讓他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并激發了他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興趣。
身著中國傳統服飾走上國外街頭、留學畢業典禮行傳統“拜師禮”……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達著強烈的文化自信,將具有典型東方美的中國文化展現給世界。
“中國文化是一個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寶庫,中國留學生‘走出去’的同時,讓這份瑰寶在世界上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慕尼黑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會長嚴思寬表示,除了中國文化之角,該協會每年還會舉辦春節晚會、高校中國日等活動,為海外朋友講述中國故事。“做中國文化傳播者,中國留學生像蒲公英一樣,將中國優秀文化帶到世界各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