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經濟和數字化經濟的快速發展,數字化已然成為全行業大趨勢。新興產業通過數字化實現彎道超車的同時,傳統行業也在經歷數字化轉型升級。對于白酒行業而言,諸多企業也開啟了數字化征程。
中國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企業的數字化管理是企業管理升級的必要工具,也是提升效率的必然選擇。企業的數字化是將傳統白酒釀造工匠技藝和現代化管理工具相結合。
布局數字化
隨著年輕消費者的崛起,線上酒類交易規模也在不斷提升。縱觀近年來白酒行業發展不難發現,數字化已成為酒企進一步深耕行業的重要手段。據了解,目前多家酒企早已布局數字化,通過數字化實現提產增效,提高管理效率。
記者了解到,去年10月國臺酒莊智能釀造制酒四車間正式投產,將傳統釀造的“12987”工藝、30道工序、165個環節的工藝提煉為數據,進一步清晰標準、建立系統,用標準支撐數字的規范性,用數字驗證標準的準確性,智能釀造的數字化系統不斷充實、豐富和完善。
國臺酒業集團董事長閆希軍表示,國臺下一步將依靠信息支撐、數字集成、智能分析,把智能釀造推進到新階段,從而實現國臺從傳統產業轉型為新型工業化的企業,為醬香白酒智能釀造規模化建設打好基礎。
越來越多的白酒企業開始了數字化轉型。隨著西鳳酒白酒數字化工廠建設項目的推進,西鳳酒逐步實現了原料溯源、仿生制曲、自動釀酒、智能管網、自動線灌裝等智能化、自動化體系的建設。同時,西鳳酒應用大數據,對現有基于天鑒防偽標簽的產品溯源體系進行進一步的擴展與深化,形成一物一碼的產品信息與生產、質量、物流環節的批次信息相關聯,實現全過程溯源。
肖竹青表示,白酒企業布局數字化有兩個方面的剛需,一方面是內部管理剛需,另一方面則是外部剛需。數字化可以提升企業資源匹配效率,也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對于產品而言,數字化可以實現產品防偽,同時打擊串貨、越區銷售和低價傾銷等現象。
搶市場紅利
白酒市場近年來搶眼的走勢,備受業內外關注。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白酒產量740.73萬千升,同比下降2.46%。實現銷售收入5836.39億元,同比增長4.61%。實現利潤1585.41億元,同比增長13.35%。從數據來看,盡管白酒產量有所下滑,但銷售收入和利潤依然實現大幅增長。高增長的背后,是白酒企業深耕數字化,拓展線上渠道。
據今年天貓平臺“酒水雙11全周期戰報”顯示,貴州茅臺、五糧液銷售額成功破億,劍南春、瀘州老窖等29個品牌銷售額破千萬。線上渠道已成為消費者了解白酒信息的重要途徑。其中,線上社交圈銷售滲透率高達96%。
隨著年輕消費者的崛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通過線上渠道進行消費。而很多酒企早已布局線上。其中,五糧濃香官方旗艦店在去年正式登陸天貓、京東。而在2018年和2020年,五糧濃香曾兩度聯手綜合類電商平臺推出新品。
五糧液自2017年起,便積極推動營銷渠道、產品體系、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的改革舉措,優化產品結構、強化渠道管控力。同時,五糧液利用大數據,建立新零售云店,不斷加碼數字化轉型。貴州茅臺也在同年為實現智慧化制定了三年規劃,強調數字化與商家以及消費者的互通,通過數據整合進而規劃營銷體系。2020年更是啟動了“智慧茅臺”建設,推動茅臺信息化轉型升級。
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表示,在數字化浪潮下,諸多規模以上企業或多或少已嘗試布局線上,但參與程度深淺不一。數字化能夠直接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益,這不僅僅是線上銷售,而是針對整個運營管理層面上的數字化轉型。
全產業鏈發展
近兩年來,隨著互聯網與傳統行業不斷滲透、電商品牌的發展,一批新的互聯網白酒品牌也不斷涌現。
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白酒市場規模將達6434億元,同比增長10.2%。中國酒類新零售市場規模2021年達1363.1億元。預計未來中國白酒行業發展穩定,營收和利潤仍有較大空間,2025年將達95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白酒企業數字化進程僅局限于產品和渠道數字化。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斷加速,數字化未來或將貫穿全產業鏈并覆蓋產品結構、終端渠道、消費者市場分析等各個領域。向全渠道拓展數字化成果,發展成為新一輪競爭利器。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指出,未來酒業數字化不僅實現產品數字化還將實現渠道數字化、終端數字化以及消費者數字化,并貫穿整個產業鏈。
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來,企業數字化轉型也并非一日之功。數字化轉型需要將業務形態、組織機構、企業文化、技術管理等各方面進行調整重塑。酒企數字化轉型也在由“經驗流程驅動”不斷向“數字智能驅動”升級。未來,數字化轉型也將成為企業思維轉變、組織構架調整以及商業模式變革的契機。(記者 趙述評 翟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