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現代化寫字樓拔地而起,一條條生產線建成投入使用,一個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處處呈現一派火熱的建設景象……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鹽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個重大項目強力推進。“產業興鹽”“創新驅動”已成為鹽田區共識,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挺直了“脊梁”。
近年來,鹽田區積極搶抓“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范等重大歷史機遇,全區黨員干部群眾破除束縛高質量發展之“冰”,勇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圍”,持續推進“產業興鹽”“創新驅動”,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區和沙頭角深港國際旅游消費合作區,全力打造“灣區核心樞紐、品質發展標桿” ,加快推動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高質量全面建成。
堅持“產業興鹽”“創新驅動” 全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2021年11月11日,鹽田2021招商大會成功舉辦。大會現場集中簽約38個重點項目,總產值達1316.26億元。簽約項目聚焦建設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涵蓋了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子公司,上市企業子公司,孔雀團隊及一批圍繞海洋經濟、數字創意、現代時尚、高端醫療器械、大健康等現代產業體系的優質項目。
這是鹽田區加快全面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夯實發展基礎和增強發展后勁的一個縮影。近兩年,隨著“產業興鹽”“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入推進,鹽田區將優化產業結構、引導新興產業發展作為未來前進方向,重點瞄準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發展風口,以高端航運服務、生命健康、人工智能、航運與科技金融為重點和總部經濟為主體的鹽田特色現代產業體系正逐步建立。
數據最有說服力。過去五年,鹽田GDP接連突破500億元、600億元、700億元大關,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658億元,增速近17年來首次躍居全市第一;2021年鹽田區GDP年增量首次超百億,全口徑稅收首次超百億,經濟發展取得“雙百億”歷史性突破。與此同時,經濟動能轉換全面提速,現代服務業占第三產業比重由68.7%提升至79.4%;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由62.8億元上升至118.9億元,年均增長13.6%,占GDP比重從12.9%提升至18.1%。
實際上,圍繞“產業興鹽”的目標,鹽田還從拓展產業空間、加快招商引資、完善人才保障等多個維度集中發力,向著高質量發展加速蝶變。
比如,在政策支持方面,出臺了《鹽田區科技創新扶持辦法》《鹽田區生命健康產業扶持措施》《鹽田區支持總部企業發展實施辦法》等有關政策,同時加快建設配套更加完善的高端寫字樓和現代產業園區,靈活運用產業鏈招商、小團組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積極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大型國企、優秀民企在鹽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人才保障工作,出臺《關于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打造“梧桐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等。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近年來,鹽田區還注重把“創新驅動”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續增強區域創新能力,積極打造深圳東部科技創新高地,多項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舉例來說,近幾年鹽田在成功引進4個百億級總部和一大批優質企業后,過去一年新增商事主體8229戶,增長近70%;還成立了鹽田區創新創業基地、創新創業人才研究院,培育引進華西工程科技(深圳)等企業;南開大學深圳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深圳研究院技術轉移中心正式運轉;新增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市重點實驗室,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不斷完善。
“一方面,我們注重建強創新平臺,充分發揮扶持資金和產業空間效能,穩定支持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扎根鹽田創新發展,首批4個內設研究中心集聚10余個科研項目落戶鹽田;另一方面,筑優創新載體。全區大力支持創新載體建設發展,全區市級以上創新載體達到41家。”鹽田區科創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如今,鹽田實體經濟不斷壯大,創新資源加速集聚。贛州、平湖南等6個內陸港先后啟用,2020年鹽田港集裝箱吞吐量達1334.85萬標箱,創造單一碼頭以最短時間實現2億標箱的世界港口新紀錄;2021年鹽田港區集裝箱吞吐量達1416萬標箱,同比增長6.1%;鹽田綜保區一期封關運作、二期通過驗收,一線實現7×24小時開閘運作;率先出臺全域旅游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五年累計接待游客近9500萬人次,旅游人均消費年均增長6.4%……高質量發展的鹽田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寫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打造千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集群
依海而生、向海而興。海洋,是鹽田這座城區最鮮明的標簽,也是最深厚的特質。藍色的血液,流淌在城市的血脈里,繪就了城區的歷史,澎湃著城區的未來。
鹽田區第六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全力以赴推動海洋經濟快速發展,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區。把握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利契機,發揮鹽田區位、產業、資源等基礎優勢,打造千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集群。鞏固提升國際航運樞紐港地位;加快推動港口物流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海洋經濟新增長點;大力構建濱海旅游發展新格局。
對于海洋底色濃厚的鹽田來說,不僅擁有世界級天然深水良港鹽田港,在全國唯一與香港水陸相連,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也是新時代深港合作的橋頭堡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區。因此,發展海洋經濟不僅是一直以來的天然使命,也是城區發展的強大動力。
2021年2月1日,鹽田國際舉辦了“2億標箱慶典暨華南跨境電商首選港啟動儀式”,慶祝其累計吞吐量突破2億標箱。自1994年第一個標箱開始,鹽田國際僅用26.5年時間,創造了單一碼頭以最短時間實現2億標箱的世界港口新紀錄。
鹽田,因港而興,港口成為海洋城市的發展優勢,也是海洋經濟的強力支撐。鹽田國際創造的世界紀錄,是鹽田區一直以來不斷夯實港口經濟的縮影,也是“產業興鹽”“創新驅動”背景下,該區經濟活力日益增強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鹽田區從重大項目建設、夯實港口經濟等方面全面發力,規劃出一系列“發展戰略”,全力打造“海洋經濟新名片”,助力“產業興鹽”“創新驅動”。
具體來說,重點做好鹽田港和沙頭角深港國際旅游消費合作區兩篇大文章。一方面是要全力支持鹽田港發展,迅速推進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許可權試點項目;加快推動東港區、平鹽鐵路等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積極對接國際海洋開發銀行等大平臺落地,加快培育以航運金融保險、海洋生物醫藥、跨境電商等為重點的高端航運服務業和現代海洋產業。另一方面是要迅速推進沙頭角深港國際旅游消費合作區“一核四區”建設落地落實,高標準規劃建設沙頭角口岸重建項目,高質量謀劃推進中英街轉型升級,爭取在邊境管理模式、購物限額等方面盡快取得突破,探索深港沙頭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打造濱海旅游、濱海體育也是鹽田寫好海洋經濟大文章不可或缺的部分。據了解,鹽田區還將持續做優黃金海岸旅游節等品牌,策劃推出地鐵旅游文化節、山海度假節等旅游節重點活動;并大力引進文體賽事,建立體育特色學校,全力打造東部濱海體育高地。
與此同時,要打造建設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區”,鹽田港東港區建設同樣是重頭戲。去年12月,“鹽田港區東作業區”工程開工,項目總投資約145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期工程將新建3個20萬噸級自動化集裝箱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達300萬標箱。未來,以鹽田港東作業區工程建設為契機,鹽田區將持續聚焦港航產業,立足港口主業、加快業務升級,培育發展新業態、新動能,努力打造全球影響力卓著的海洋經濟綜合服務商。
在國際航行船舶保稅燃料加注業務方面,鹽田將加快推進保稅油“一口辦理”平臺建設,做好安全監管應急預案和風險防范工作,加快國際航行船舶保稅LNG加注試點工作,進一步優化完善口岸營商環境,確保國際航行船舶保稅燃料加注改革項目全面落地落實,力爭將鹽田港打造成為與鹿特丹港、新加坡港并列的世界三大LNG加注港。
號角吹響,目標錨定,鹽田已開啟了經略海洋的新征程,正加碼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區,努力寫就逐夢深藍的絢麗詩篇,奮力在加快高質量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之路上全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