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各地正在掀起新一輪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潮。廣東、湖北、湖南、陜西、河南、上海等地先后有大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投資規模累計超萬億。
重大項目是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壓艙石。1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時,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也提到:“202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進一步加力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支持社會資本加大相關領域投入。”
(資料圖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各地密集開工的重大項目涉及領域包括先進制造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智能城市等,其中基礎設施和先進制造業等頻繁出現在各地重大項目名單中。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一方面重大項目密集開工會為企業帶來大量新增訂單和用工需求;另一方面,重大項目建設是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及各地沖擊年度經濟目標的重要保障。”
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相比往年,今年各地重大項目開工來得更早更快。
復工首日,雄安新區舉行2023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集中開工項目43個,總投資416億元,涵蓋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相比去年,今年陜西省制造業項目投資提高41%,總盤中投資占比68%。制造業項目投資比例增加,產業結構實現進一步優化。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生榮介紹:“今年,陜西謀劃省級重點項目643個,項目總投資2萬億元,年度投資4818億元?!?/p>
距西安千里之外的長沙也于1月29日舉行加快推進長沙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
據悉,今年長沙投資5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340個,計劃總投資195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40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今年長沙集中開工項目和年度預估投資分別增長74個、134億元,增長率分別為28%、26%。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等產業發展項目分別占項目總數和年度預估投資總量的62%、78%。
1月29日,深圳市舉行2023年首批重大項目開工儀式,新開工項目266個,總投資約3295.3億元,2023年度計劃投資約535.6億元。
此外,大連、武漢、成都等多地先后啟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項目總數超過3900個,總投資額度超過4.1萬億元。
陳耀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優化供給結構、持續擴大內需、塑造發展新動能、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p>
對于接下來重大項目如何進一步推進建設擴大有效投資,陳耀認為對重大項目建設的政策護航與金融賦能至關重要。
央地支持聯動發力
今年重大項目建設與有效投資如何走向?
1月18日,國家發改委在其召開的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表示,今年將進一步加力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支持社會資本加大相關領域投入。
具體來看,國家層面,春節前后將集中下達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新型基礎設施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特別是將顯著加大對中西部偏遠地區信息網絡建設投入,著力補齊短板弱項。
地方層面,國家發改委將支持各地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建設債券加大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拓寬支持領域和適用范圍,支持地方在公共技術服務、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搭建平臺,為經濟轉型和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條件。
政策支持為各地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近日密集開工項目及投資清單中,先進制造業、科創產業及新基建成為今年重要關鍵詞。
以陜西為例,李生榮在開工活動中介紹,把陜西在國際國內新領域新賽道具有新優勢的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等領域的項目謀劃好實施好;圍繞24條工業重點產業鏈,謀劃實施“兩鏈”融合項目、配套支撐項目,發展項目群產業群。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資料顯示,今年貴州將加快推進六枝至安龍高速公路花江峽谷大橋“橋旅融合”示范項目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推動交通運輸投融資模式創新等試點驗收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河南、江蘇、湖南等地紛紛支持科創產業及新基建等相關重大項目建設推進。
“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資將是穩增長重要抓手,大概率全年基建投資有望保持高景氣度。”陳耀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凹訌娊洕鐣l展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以此驅動經濟復蘇、催化經濟循環?!?/p>
金融工具賦能
陳耀認為,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及擴大有效投資的關鍵離不開金融加持。
此前國家發改委曾提出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堅持"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繼續用足用好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的經驗做法,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資金,強化要素保障。
中誠信研報預計,2023年專項債將繼續擴容,全年發行專項債5.4萬億元,新增限額3.8萬億元,節奏將繼續前置。若專項債用作資本金比例小幅升至10%,理論上可拉動基建投資6萬億元。
“從往年情況來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已成為基建項目補充資本金的重要方式。其拉動的基建項目主要投向以傳統基建為主?!标愐嬖V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除上述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外,還可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夯實有效投資擴大,刺激經濟進一步釋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