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泰和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報新三板掛牌并已獲受理,這是全面實行注冊制相關制度征求意見稿發布后首家獲受理的企業。值得一提的是,泰和興的控股股東是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泰和新材。
(相關資料圖)
全面實行注冊制相關制度征求意見稿發布前,一批企業扎堆申報新三板并獲受理,其中部分公司盈利指標達到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
上市公司子公司沖刺新三板
泰和興的公開轉讓說明書申報稿于2月2日披露,意味著公司申報新三板已獲受理,因此成為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全面實行注冊制相關制度征求意見稿后首家獲受理的企業。
泰和興是一家國企。其申報稿顯示,泰和新材直接持有泰和興67.31%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國豐控股合計可控制泰和新材36.94%股份,為泰和新材的控股股東,煙臺市國資委為國豐控股的控股股東,因此泰和興的實際控制人為煙臺市國資委。
從主業來看,泰和新材的主營業務為氨綸、芳綸等高性能纖維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屬于化學纖維制造業。泰和興的主業為芳綸纖維制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屬于產業用紡織制成品制造業。
從業績來看,泰和興已經達到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6363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為1753萬元;2022年前9月營收已經超過9700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為2255萬元。
控股股東泰和新材2021年實現營收44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8.51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為28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2.69億元。泰和興的凈利潤對泰和新材利潤占比較小。
上市公司子公司沖刺新三板掛牌頻現。深交所上市公司眾合科技的控股子公司浙江海納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推動掛牌新三板,眾合科技持有浙江海納5800萬股股份,占后者總股本的57.14%。浙江海納已于近期收到全國股轉公司的反饋意見。
科創板公司聚石化學的控股子公司常州奧智高分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沖刺掛牌新三板,奧智股份已經回復全國股轉公司的二次反饋意見。聚石化學持有奧智股份51%的股權,為其控股股東。
業績方面,浙江海納已經超過北交所上市的“紅線”: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3.28億元,同比增長52%;凈利潤5098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為4979萬元,同比大增1.38倍。公司2022年前8月凈利潤已經超過3400萬元。
多家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正在沖刺北交所,如青島積成、用友金融等。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已有多家A股公司的子公司,包括森萱醫藥、華嶺股份、中科美菱等。
一批企業“搶跑”
全面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全國股轉公司制定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掛牌規則》,對《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定向發行規則》進行了修訂,于2月1日起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新三板向京滬深三大交易所看齊,同步被納入全面注冊制實施范圍。
在全面實行注冊制相關制度征求意見稿發布前一天,超同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漢三通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申報掛牌新三板集體獲受理。值得一提的是,超同步、大漢三通等公司均曾掛牌新三板,這次為二度沖擊掛牌新三板。
根據安排,全面實行注冊制相關制度征求意見稿發布之日前已受理的申請掛牌項目,可以不適用注冊制掛牌財務條件,但其他方面仍須符合注冊制條件。
據介紹,全國股轉公司這次實行注冊制構建了“1+5”的多元化財務標準體系,其中針對新經濟領域、基礎產業領域的申請掛牌公司,設置“研發投入-專業投資”“做市-發行市值”等要求,并適當放寬每股凈資產、經營年限要求;對于上述領域外的申請掛牌公司,有針對性地制定了5套財務標準,包括“凈利潤”“營業收入-營收增長率/現金流”“研發強度”“研發投入-專業投資”“做市-發行市值”等。
從業績來看,有公司已經達到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廣東格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1.9億元,凈利潤、扣非后凈利潤均超過2500萬元;2022年前8月扣非后凈利潤也超過1500萬元。
申報北交所上市須先在新三板創新層掛牌一年,北交所吸引力提升同時拉動新三板掛牌。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諸海濱團隊分析指出,新掛牌多套指標精確銜接北交所上市條件,利于推動直接融資高質量發展。新財務指標標準與北交所整體保持一致有利于暢通企業未來上市路徑,提升北交所上市項目質量,推動新三板與北交所的高質量發展。
新三板市場資深人士、廣東力量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為繹表示,注冊制改革后,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板塊架構更加清晰,特色更加鮮明,各板塊通過IPO(掛牌)、轉板、分拆上市、并購重組加強了有機聯系。
“接下去,北交所轉板規則會進一步修改,北交所上市公司符合條件可以轉板到科創板、創業板和主板,這個對北交所是重大利好,目前符合主板上市條件的北交所上市公司比例還是多一些。滬深上市公司會進一步加大對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投資力度,參股甚至控股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案例會越來越多。”朱為繹認為。
在朱為繹看來,注冊制全面改革后,各個板塊上市的審核標準趨同,不可能存在監管套利,無非就是各板塊定位不同,有硬科技去科創板,主板、創業板和北交所區別不大,1億元利潤去主板,8000萬元利潤去創業板,4000萬元利潤去北交所。“主板的優勢就是投資者門檻最低,發行市盈率比現在提高,排隊企業會更多。北交所的優勢就是上市門檻低,上市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