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彩電行業持續高端化換擋,今年,海信上市全球首 款8K激光電視,再次以領軍者姿態,帶領激光顯示行業進入8K時代,掀起全球新浪潮。作為閃耀全球的“中國制造新名片”,激光顯示高質量發展引發人民日報關注。
近年來,人民日報持續關注激光顯示產業發展,曾刊發《深耕激光顯示領域 海信激光電視以技術創新賦能品質消費》《海信激光顯示入選國家第七批“制造業單項冠 軍”企業》等多篇文章,肯定海信激光顯示科技與制造發展成果。
8 月 24 日,人民日報《走讀》團隊專赴海信集團總部,開啟探廠直播,主持人黃靜率領探訪海信激光電視研發中心和工廠,為觀眾帶來8K激光電視研發與生產制造的“一手秘聞”,更展現出智能制造最鮮活的生產動態。
(相關資料圖)
8K顯示研發“攻堅克難”+“換道超車”
海信自 2007 年開始激光電視研發之路,歷時 7 年才實現了從“ 0 到1”的突破,其后,海信力創諸多“全球之最”——全球首臺4K激光電視、全球首臺全色激光電視、全球首臺 120 英寸全色激光電視……今年,海信再度全球首 發8K超高分辨率激光電視,色彩表現力高于傳統電視2~ 3 倍。攻堅克難,持續迭代, 16 年創新力澎湃,專利數量全球領先。目前,中國在激光顯示領域的專利數量已經達到 7000 余件,占全球專利價值的66%,其中,海信共計申請 2230 多件專利,行業領軍。
“今年,我們推出全球首臺8K激光電視,使用三色激光顯示技術,它的誕生將我們激光顯示技術的產品線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焙P偶す怙@示研發中心總經理鐘強介紹,激光顯示能夠全面達成BT. 2020 標準,畫質優勢十分突出。
技術突破背后是研發人員的攻堅克難。海信激光顯示研發團隊成立于 2007 年,經過 7 年技術儲備,于 2014 年率先完成了行業內首臺激光電視產品的開發,由此創立了這一全新的電視產品門類。發展至今,研發團隊規模已達 150 多人,其中碩博學歷人員占比達70%以上,團隊的平均年齡僅 30 歲出頭,活力與實力兼備。
電視出廠前的“極限挑戰”+“期末考試”
人民日報探廠團隊在引導下,走進研發人員的工作日常。海信激光顯示研發中心擁有行業首 個環境光實驗室。對激光電視來說,其配套的菲涅爾抗光屏能更好地克服環境光,適應更多播放環境和家庭場景。作為對用戶體驗有著極 致要求的品牌,海信產品調試需確保其能高適配各種光環境,才能進入各類環境的用戶家中,堪稱出廠前的“期末考試”。
在可靠性實驗室,一個個集裝箱模樣的實驗箱內正上演極端環境大挑戰,激光電視最 高要投入高溫高濕極端環境中測試 33 天,歷經 792 小時、 40 度高溫、 70 度高濕拷打!海信為確保電視扛得住高溫、高濕等多元環境,必須通過這樣的嚴峻考驗才能出廠,以確保產品在全球不同地區、不同季節都能運轉如常,堪稱出廠前的“極限挑戰” 。
進入光學潔凈實驗室之前,所有人員必須進行換裝,“激光電視里面包含很多精密的光學器件,有一定的潔凈度要求”。光學潔凈實驗室是為研制激光電視最核心的光學引擎而專門設置。海信自研的LPU數字激光引擎是其獨特的價值標簽,實現納米級控光、超高色域,為大屏護眼的觀影體驗帶來技術支持。
步入聲學實驗室,強烈“消音感”撲面而來。建于 2015 年的聲學實驗室,造價高達 500 萬元,由國際知名的消聲室建造商朗德法斯特公司設計建造,配備了國際知名專業聲學公司丹麥B&K的全套聲學檢測設備。環境底噪小于 16 分貝的消音室,就像“聲音放大器”,不放過每一幀聲音瑕疵,煉造純粹音質。
數智化工廠的“工匠精神”+“智能制造”
海信激光顯示工廠如何進行有效管理?人民日報探廠團隊帶領觀眾深度探訪海信激光電視工廠,為我們展開一幅自動化生產、數字化管理的智造圖景,更展現出鮮活的生產動態。
首先“打卡”智能工廠中央控制室——據海信視像科技數據應用工程師介紹,中央控制室系統對生產運營關鍵指標的監控可精細到每一條產線、每小時產量達成情況,隨時監管生產。三維仿真生產模擬讓團隊提前識別可能對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率產生影響的因素,在生產線設計中優化改進,以提高生產線架設效率。
來到激光電視生產車間——自動點膠、自動焊接、自動校正等工序,實現了工匠精神與智能制造的相輔相成。激光電視制造是一項精密工程,要達到8K超高分辨率顯示,光學元件往往比發絲還細,每個環節都需要準確無誤,確保4㎡百吋巨幕上的 3300 萬個細節都清晰可見。
激光電視產線實現全自動“有感梯形校正”,能在 8 秒的時間完成 100 英寸大屏準確調校,誤差極其微小,確保出廠產品準確校正,讓用戶觀影無憂。
研發技術與生產制造實力雙雙加持,使海信激光電視的行業領先優勢持續強化,并帶動中國新型顯示產業闊步向前。根據市場研究機構數據, 2022 年,海信激光電視全球出貨量占有率高達53.5%,全球居首。作為全球激光電視行業的創領者,海信激光電視持續在技術與產品創新上加碼發力,引領中國新型顯示產業筑牢競爭優勢。
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海信正通過共享專利、技術和知識產權,加快推進激光電視產業的發展。我們期待著中國技術、中國品牌能夠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