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記者8月31日從豐臺區獲悉,該區日前在北京市率先推出2023年民生保障領域10個“一證(照)通辦”事項,至此豐臺區“一證(照)通辦”事項已增加至83個,數量居全市第一。
“一證(照)通辦”指辦事企業、群眾僅需提供最多一項證照材料(含電子證照)即可完成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包括無需提供證照材料的“零材料”辦理。政府部門僅用一個證件,就能直接從后臺調取其他相關材料,無需辦事人再提交更多證照。通過數據共享,豐臺區已經實現結婚證、出生醫學證明、行駛證等22類高頻電子證照的穩定調取。
豐臺區此次推出的民生保障領域“一證(照)通辦”,涉及靈活就業人員新參保登記和增減申報、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等10個事項,可最大限度減少相關證明材料14份。
在豐臺區政務服務中心5層的社保專區,剛剛辦理了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的李先生介紹,自己提前在網上進行了申請,線下辦理過程不到半小時,并且只用到了身份證一個證件。如果是在“一證(照)通辦”前,李先生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及其復印件、參保繳費憑證、申請表等多份證明材料。
豐臺區社保中心賬戶管理科相關負責人介紹,辦事企業、群眾通過人臉識別、企業法人授權碼等方式向窗口工作人員授權,用于調取事項所需的電子證照,再由窗口人員轉遞至審批人員進行核驗。所需的紙質材料如可調取則無需攜帶,材料從原來的2至3種減少到1種或“零材料”辦理。
目前,豐臺區“一證(照)通辦”事項已增加至83個,涵蓋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服務內容。下一步,豐臺區將繼續拓寬“一證(照)通辦”事項行業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