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大漲的加持下,今年一季度,上市煤企業績普遍向好。
根據Wind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動力煤現貨價格同上漲達到65%以上。在生產開采環節,申萬二級煤炭板塊的26家上市公司中,25家一季度實現盈利,部分上市煤企同期凈利潤,同比增長更是達到5倍以上。
但煤價持續上漲之后,控價措施也隨之而來。從5月1日起,發改委針對對煤炭價格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開始實施。行業人士認為,嚴控價格趨勢下,煤企盈利結構迎來變化。
超九成上市煤企一季度業績大增
Wind數據統計,2022年一季度,A股煤炭上市公司凈利同比增長85%,部分煤企凈利潤同比增長五倍以上。
數據顯示,納入統計范圍的26家上市公司里,除了安源煤業一季度歸母凈利虧損1.56億元外,其余25家全部實現盈利。其中,中國神華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89.57億元,同比增長63.3%;冀中能源、遼寧能源、山煤國際凈利增長率排名靠前,同比分別增長511%、492%、428%。
不過,相較于上一個季度,11家上市煤企凈利環比下降,晉控煤業、昊華能源、大有能源凈利環比“腰斬”,降幅分別達到56.3%、56.8%、67.8%。
年初至今,煤炭價格持續回暖,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一季度累計上漲18%。焦煤、焦炭期貨主力合約也分別上漲44%、35%。現貨方面,一季度秦皇島動力煤(Q5500)價格從788元/噸,漲至1305/噸,累計漲幅達65.6%。
在此背景下,不少上市煤企都在一季報中表示,一季報業績增長與煤炭價格因素有關。
神火股份就在業績預告中稱,今年一季度,煤炭、電解鋁產品單位不含稅售價較上年同期分別上漲85.65%和37.17%。另外受部分礦井在建工廠轉固、產量釋放不及預期和材料、人工等成本增加影響,報告期內煤炭產品單位完全成本同比增加28.3%。
同期,冀中能源實現凈利潤9.8億元,同比增長511.18%。該公司在一季報中稱,凈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煤炭市場價格高位運行。中煤能源也表示,一季度主要產品價格高位運行,公司全力增產、確認參股企業投資收益增加等,使業績同比大幅增加。
高煤價持續性受限
煤價加持下的亮眼業績能否持續?行業人士表示,隨著政策劃定了港口市場煤價格天花板,超過此范圍將認定為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后續價格很難向上突破,緩慢下跌的概率較大。
目前,煤價仍處于歷史高位。通聯數據Datayes預測顯示,當前煤炭景氣度偏高,行業指數動量處于上漲區間,擁擠度偏高。另一方面,有關部門近期也出臺系列措施,進一步對煤價進行管控。
根據國家發改委此前通知,從5月1日起,煤炭中長期交易價格和現貨價格,都要設立合理區間,構建了煤炭價格預期引導和調控監管的閉環機制。企業超過上限50%為哄抬價格,將移送有關部門依法查處。截至5月9日,除秦皇島港下水煤外,已有7省區(內蒙古分蒙東、蒙西兩個區域)明確了煤炭出礦環節中長期和現貨交易價格合理區間。
此外,為緩解國內保供穩價的壓力、降低進口成本,財政部此前也宣布,今年5月1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對煤炭實施稅率為零的進口暫定稅率。
從海關總署數據來看,一季度以來,我國煤炭進口量銳減。一季度我國進口煤炭5181.2萬噸,同比減少1650.8萬噸,下降24.2%。從進口來源國來看,印尼依然是進口煤炭最主要來源,在總進口中占比56%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從長期來看,能源價格“降溫”趨勢不改。通聯數據Datayes顯示,與3月下旬相比,4月上旬25種產品價格上漲,21種下降,4種持平,政策效應正逐步顯現,石油、天然氣、煤炭等重要能源價格逐漸“退燒”,其中普通混煤價格大幅下探20.1%,至914元/噸。
據國家統計局5月11日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4月,國內PPI同比上漲8%,已經連續六個月回落。
中信建投證券預計,隨著全球經濟放緩擔憂升溫,大宗品價格漲幅回落。5月以來,美聯儲加息縮表、全球經濟放緩擔憂及美元升值繼續推動銅、鋁、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發改委加強國內煤炭價格管控,預計PPI環比漲幅繼續回落,同時翹尾因素也走低,5月PPI同比將進一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