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向全世界拉響了警報:一個令人擔憂的新冠病毒新變異株正在世界各地傳播,各國亟需提高警惕,采取應對措施。根據世衛組織26日下午的通報:B.1.1.529變異株已被該組織定性為最高級別的“值得關切的變異株”(VOC),命名為Omicron。
世衛組織目前已收到近100個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株B.1.1.529的基因序列報告,其中發現了大量的突變,一些關鍵突變令人擔憂,需要進一步研究。根據該組織獨立的新冠病毒進化技術咨詢小組(TAG-VE)專家組的緊急會議結果,初步證據表明,與其他VOC變異株(如德爾塔)相比,Omicron變體傳播能力增加。壞消息也在全球資本市場掀起新一輪恐慌,大跌之下,“黑色星期五”再次降臨。
突變數是德爾塔兩倍
最近幾周,南非感染病例急劇增加,大多數病例檢測出B.1.1.529變異株。目前南非幾乎所有省份都已發現這一變異株,并且病例數量都在快速增加。
南非衛生部25日緊急召開針對新型變異病毒的新聞發布會。該國夸祖魯-納塔爾省研究創新與測序平臺負責人圖利奧·德奧利韋拉表示,這一新毒株令人擔憂,它攜帶的變異可能會導致傳染性增強并幫助其規避免疫系統,這也許是造成最近幾天南非豪登省病例急速增加的原因。
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流行病應對與創新中心負責人、WHO監測變異毒株工作組成員圖里奧•德奧利韋拉表示,研究人員于11月12日首次檢測到B.1.1.529,自那時以來,這一變異毒株導致南非新冠感染病例呈指數式上升,本周三的新感染人數超過了1200人,是兩周前的約四倍。
如今,在南非人口最多的豪登省,B.1.1.529已在新冠病例中占約90%,迅速取代德爾塔成為主要毒株,豪登省是比勒陀利亞和約翰內斯堡等政治和經濟首都的所在地。
全球其他地區也發現了這種新變種病毒:博茨瓦納已有4人確診感染新變異病毒,比利時26日證實,該國檢測到歐洲第一例感染新變異病毒的病例。同日,以色列也報告一例感染新變異病毒病例。
刺突蛋白是病毒用來打開人體細胞“大門”的“鑰匙”。南非流行病應對與創新中心主任圖里奧•德奧利韋拉介紹,B.1.1.529總共有50個突變,其中刺突蛋白突變有30多個。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病毒學家湯姆·皮科克指出,B.1.1.529變種的刺突蛋白突變的數量驚人,這是一個“真正值得關注的問題”。
英國衛生安全局稱,B.1.1.529有一個刺突蛋白,與新冠疫苗所基于的原始冠狀病毒中的蛋白有很大不同,并將這一變種稱為“迄今為止最糟糕的變種病毒”,其突變數量是目前占主導地位的德爾塔變種的兩倍。
從全球來看,周五已經有數十個國家限制了往返南非及其鄰國的旅行。歐盟周五表示,將提議啟動“緊急剎車”,停止歐盟和南部非洲地區之間的航空旅行。同時幾個歐盟成員國已經自行采取限制措施,英國和幾個亞洲國家也推出了限制措施。
全球股市再“崩盤”
上一波疫情還沒有完全穩定,新的變異毒株再次攪動市場脆弱的神經。B.1.1.529變異毒株的出現,令恐慌指數升至近兩個月以來最高水平。
當地時間11月26日,美國股市大幅下跌。截至收盤,道指收跌905點,跌幅2.53%,報收34899.34點,創今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跌超百點,收跌2.27%,報收4594.62點,創今年2月以來最大跌幅。納指收跌近354點,跌幅2.23%,報收15491.66點。
板塊看,抗疫概念股集體上漲,莫德納大漲20.57%,諾瓦瓦克斯醫藥漲8.95%,BioNTech漲14.19%,阿斯利康漲0.43%。
歐洲方面同樣不容樂觀,歐股收盤全線重挫,德國DAX指數跌4.15%報15257.04點,法國CAC40指數跌4.75%報6739.73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3.64%報7044.03點。
避險情緒推動下,歐美主要國家國債價格飆升。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16個基點,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美30年期國債收益率最低下行14.4個基點,一度跌破1.83%,同創11月10日來最低。
在全球市場大跌之際,也有觀點認為,市場和往常一樣“恐慌過度”了。“觸發因素是新變種病毒及其引發的不確定性,”澳洲國民銀行駐悉尼外匯策略主管Ray Attrill表示。“重要的是,目前市場對這種變異病毒知之甚少,包括它到底有多嚴重以及能否有相關疫苗,因此投資者此時很難做出明智決定。”財富管理公司Bespoke的聯合創始人保羅·希基表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采訪中告訴記者,盡管此前德爾塔病毒給全球疫情帶來了一定反復,但總體趨勢來看,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正在逐年緩和。新變異毒株的出現可能會給全球經濟復蘇帶來一定波折,但不會扭轉態勢。隨者疫苗的全球推廣和口服特效藥的加速研發,全球經濟對疫情也會產生一定的適應性,大面積的經濟封鎖可能性在降低。
“資本市場不至于出現大幅崩盤的情況,本次毒株的發現帶來的暴跌,很可能只是資本市場一次性的情緒釋放。”周茂華說。
不必過于恐慌
對于新變種“猜測很多,但明確的答案很少”,BBC的健康與科學通訊記者詹姆斯·加拉格爾表示,“有很多病毒變種在紙面上看起來很可怕,但現實中并不是那樣。在今年年初,人們最擔心的是Beta變種,因為它最容易逃脫免疫系統的防御,但實際上是傳播速度更快的Delta變種席卷了全世界”。
當前,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新變種病毒宣布為“值得關注的變異毒株”。世衛組織官網顯示,目前世衛組織將4種新冠病毒變種列為“需要關注”的變種,分別是:最早在英國發現的阿爾法(Alpha )、南非發現的貝塔(Beta)、巴西發現的伽馬(Gamma)以及印度發現的德爾塔(Delta)。
鑒于該變異株的巨大威脅性,世衛組織要求各國執行以下操作:加強病毒監測和基因測序工作,以更好地了解該變異株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情況;向世衛組織通報各地的該毒株初始和聚集性病例;提醒個人采取防護措施降低風險,包括佩戴口罩、保持手部衛生、保持身體距離、改善室內空間通風、避免擁擠的空間以及接種疫苗。
此前,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香港衛生署11月25日晚間發布稱,基因組測序證實,香港的2例陽性病例感染了B.1.1.529變種。其中一例為日前從南非入境香港,另一例為在酒店隔離期間交叉感染。另據香港橙新聞報道,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已安排酒店相關人員進行檢疫,暫時沒有發現更多的相關確診病例。
香港大學病毒學教授金冬雁表示,目前已知的該新變種感染病例少,情況不明朗,有關其傳染性、免疫逃逸等特性均為猜測,尚無定論,不必過分擔心,更不必驚慌。(記者陶鳳 實習記者 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