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仁堂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54億元,同比增長6.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0億元,同比增長25.61%。公司營業收入以及利潤雙雙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同仁堂在高質量發展戰略引領下實現了2022年“開門紅”。
同仁堂在2022年打出漂亮的第一戰。根據披露2022年一季度報告內容顯示,盡管面對國內外多種因素挑戰,受益于公司各項精細化管理、成本費用管控等原因,同仁堂營業收入、凈利潤實現雙增長。
這與同仁堂持續貫徹大品種戰略有著更深的關聯,從原料種植養殖到市場營銷,進行全產業鏈資源優先配置。其中,深化營銷渠道改革,提升產品終端覆蓋率與控制力,夯實品牌品種的核心競爭力;科學分類產品品種,以大品種為主,持續培育發展品種,以立體產品陣列支撐市場,通過實施“一區一策、一品一策”,提高終端銷售占比。
在電商營銷方面,積極參與天貓、京東平臺各類促銷活動百余次;以喜馬拉雅、抖音、美柚及各類知識平臺等為依托面向不同受眾群精準定投;嘗試社會化營銷模式,聯合愛奇藝、優酷熱播劇,依托地鐵車廂、車站進行廣告投放,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產品銷量同步上升。
老字號想要不斷進步,必然在創新上猛下功夫。聚焦主業,同仁堂持續產品研發和打磨成為重中之重,一季度同仁堂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07.24%。
圍繞創新產品開發、名優品種培育、生產和質量攻關、藥材溯源體系建設、共性技術儲備、炮制技術的傳承發展開展研究。根據經典名方目錄,開展同仁牛黃清心丸、安宮牛黃丸、同仁烏雞白鳳丸、五子衍宗丸等品種二次研發工作。
中醫藥行業正處于歷史發展機遇時期。3月底,國務院公布《“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支持中醫藥產業傳承創新發展。同時,該《規劃》對多個中醫藥發展指標給出了明確的指引,希望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政策和體系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振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同仁堂也在完善自己的商業版圖。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同仁堂商業共設立零售門店920家,報告期內新設門店為42家。零售藥店中,有560家設立了中醫醫療診所,有699家取得“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資格,有醫保定點藥店占門店總數的75.98%。
業內預計,在政策助推下,未來中醫藥產業在海外市場的前景將越來越可觀。有著足夠的空間,有著政策的支持,在海外市場有著廣大的空間,同仁堂的增長有著極高的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