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房企融資額環比出現了上升現象,這與近期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等指標呈現的特征一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業內人士認為,在高基數效應下,同比指標判斷當前市場形勢會產生嚴重偏差,而從最近兩月的環比指標來看,政策的效果逐步顯現,房地產市場各方的預期均趨于好轉。預計下半年融資政策將繼續以支持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持續恢復房企經營“造血”功能為主。
40典型房企融資額環比增2成
6月,同策研究院監測的40家典型上市房企共完成融資金額折合人民幣共計498.86億元,環比上升23.08%。
其中,債權融資金額為494.63億元,占總融資金額比重為99.15%,環比上升29.71%;股權融資金額為4.23億元,占總融資金額比重為0.85%,環比下滑82.34%。
從債權融資方式看,債券融資總額排名第一,為199.43億元,占比39.98%,環比上升9.29%,其中主力為具有國資背景的房企,部分民企突圍。
從融資成本看,在已披露的數據中,融資成本最低為越秀地產發行的債券,融資金額折合人民幣約10億元,票面利率為2.85%。而融資成本最高的為雅居樂集團發行的其他債權融資,融資金額折合人民幣約7.65億元,票面利率為20%。
盡管房企融資環比回升,但是同比來看,降幅仍然較大。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3837億元,同比下降53%??硕鹧芯恐行恼J為,目前行業風險尚未出清,一些企業流動性壓力持續。
市場預期已有顯著改善
去年下半年以來,個別大型房企的風險事件引發了房地產市場超預期與非理性的調整。為了阻斷一致性預期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風險,有關部門與地方政府及時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其中,在供給端,包括降低土拍門檻、增加優質地塊供應、優化預售資金監管、鼓勵合理貸款和債券融資、支持優質房企通過貸款或發行債券并購出險和困難房企優質項目等。在需求端,包括調整限購、限售政策,降低購房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等。
不過,從同比數據來看,上半年開發投資、銷售、融資等多個房地產指標均出現同比大幅下降的特征。
對于當前的市場形勢,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超接受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指出,去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指標大多處于歷史顯著高位,在高基數效應下,使用同比指標判斷當前市場形勢會產生嚴重偏差,而從最近兩月的環比指標來看,政策的效果逐步顯現,房地產市場各方的預期均趨于好轉。
“一是從需求端來看,購房者預期有明顯好轉?!崩畛f,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環比分別增長25.8%和29.7%。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最新數據,6月,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環比增長61.2%。商品房銷售已經連續兩個月環比反彈,且反彈力度在加大。從房價表現看,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4%,已經連續五個月環比上漲;二、三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回落0.1%和0.3%,尚未止跌。但從以往經驗來看,房價的反彈往往是從一線城市開始,然后對二、三線城市起到帶動效應。
二是從供給端來看,房企與金融機構的預期也在改善。李超指出,去年下半年,土地拍賣市場陷入低迷,土地流拍頻頻出現,民營房企基本退出。今年以來,土地流拍率、溢價率雙雙向好,龍湖集團等頭部民營房企已開始發力。5月,土地購置面積環比增長45.8%,土地成交價款環比增長53.5%,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環比增長14.0%。房企拿地與投資都在好轉。另外,今年1-5月,房地產債券凈融資(不含ABS、ABN)為396億元,而去年四季度為-311億元,優質房企融資顯著改善。
“房地產市場預期轉好通常先從購房者開始,然后是房地產企業,最后傳導至金融市場。”李超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說。
不過,李超同時指出,當前,盡管各方預期都在好轉,但基礎還不十分牢固,政策還不到松勁的時候。因為從房地產市場的歷史周期演變來看,市場信心的全面恢復是一個過程,很難一下子扭轉。當前政策要繼續呵護房地產市場預期向好基礎,同時通過完善長效機制形成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穩固預期。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根據上半年的政策信號推斷,下半年融資政策將繼續以支持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持續恢復房企經營“造血”功能為主。一方面,將適度改善房企融資環境,加大民企融資支持力度;同時對經營暫遇困難的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將對優質企業兼并重組出險企業或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同時也將區分項目風險與企業集團風險,支持優質項目融資及收并購,幫助行業加速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