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圖片來源:東方IC)
7月14日,銀保監會舉行通氣會,對上半年銀行業保險業運行、普惠金融最新發展等情況進行通報。其中,圍繞保險業因災賠付情況,銀保監會強調指出,作為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持續發揮銀行業保險業在防災減災及災后恢復重建中的積極作用。
具體來看,首先是強化政策指導支持。2021年以來,我國先后發生云南青海地震、河南強降雨、山西強降雨等重大自然災害事件,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銀保監會強化政策指導支持,先后印發《關于做好云南青海地震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金融支持工作的通知》《關于支持防汛救災加強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財產保險業應對重大災害事故有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加強統籌協調聯動、細化防災救災措施、強化損失精準摸排,為支持抗震救災、防汛救災及災后恢復重建提供了政策支持。
同時,迅速響應部署,建立上下聯動工作機制。重大災害發生后,第一時間統籌監管條線、保險公司啟動處置預案、采取有力措施緊急應對。
如針對2021年7月20日河南強降雨,銀保監會第一時間聯動河南銀保監局建立24小時工作機制,強化督促指導,有效發揮聯動處置合力,指導河南銀保監局克服斷水斷電困難,加強值班值守和保險損失摸排,在災情初期每半日跟進分析災情理賠情況;督促指導保險公司迅速開展搶險救援、查勘定損等工作;派員參加國家減災委救災工作組,牽頭負責金融和保險理賠相關工作,制定了《金融和保險理賠指導組工作安排》。
同時著力提升理賠效能,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指導行業在災害事故處置中出實招、見實效,推動應賠盡賠快賠。銀保監會指導行業在應對河南強降雨中提出“三快”(快受理、快查勘、快理賠)和“三簡”(簡化手續、簡化環節、簡化標準)理賠服務原則;在河南強降雨和山西洪澇災害中運用無人機、衛星遙感技術、在線自主遠程查勘等手段,加快農作物大面積水災定損查勘并及時向農戶預付賠款。
據統計,截至2022年4月13日,河南強降雨保險業已賠付案件52.6萬件,支付賠款116.9億元(占河南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的9.74%);山西強降雨財險業已賠付案件1.28萬件,支付賠款3.2億元,其中農險賠付2.17億元,已全部結案;大理州政策性農房地震保險共保體在云南漾濞地震發后24小時內完成4000萬元理賠款支付。2022年6月,四川雅安發生6.1級地震,保險公司共接到保險報案319件,預估賠付金額242萬元,截至7月11日,保險業已支付賠款20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