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募基金2022年二季報披露完畢,市場關注度較高的公募基金持倉與調倉情況浮出水面。
(相關資料圖)
截至7月22日收盤,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A股有2147只個股獲公募基金二季度末重倉持有,合計持股市值為3.30萬億元。從持倉變動來看,有1260只個股獲公募基金加倉,其中,有373只個股為新進個股,887只個股為增持股。
超五成個股實現上漲
從持股總市值來看,有69家上市公司獲公募基金二季度末持股總市值均超100億元,其中,貴州茅臺、寧德時代、隆基綠能、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東方財富、藥明康德、比亞迪、招商銀行等位居公募基金持股總市值前十位,獲持股總市值均超426億元。此外,貴州茅臺、寧德時代、隆基綠能等3只個股均獲超1000只公募基金持有。
金百臨咨詢資深分析師秦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幾年,公募基金跟隨著產業景氣度進行布局的特征愈發明顯。從持股倉位比例來看,高現金流、高股息率的白酒股和金融股也受到公募基金偏愛。
從公募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來看,晶澳科技、納芯微、君亭酒店獲公募基金二季度末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居前三,均超30%;國聯股份、潤豐股份、振華科技、圣邦股份、天奈科技、愛美客、愛樂達等7家公司獲公募基金二季度末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均超26%。
績優股受到公募基金的青睞。從業績表現來看,上述2147家公司中有1306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超六成。截至7月22日收盤,上述公募基金重倉的公司中,有694家公司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426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超六成。明星基金經理葛蘭表示,“短期的風格變化或者行業輪動難以預測,但從全市場對比來看,優質成長股的業績表現較優,估值處于歷史偏低水平,安全邊際較高,中長期空間確定性高。”
良好的業績也支撐著公募基金重倉股的市場表現,二季度以來截至7月22日收盤,上述2147只個股中有1186只個股期間實現上漲,占比超五成,其中,有1163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期間累計上漲0.55%)。
與此同時,部分個股期間獲大單資金搶籌。二季度以來截至7月22日收盤,有271只個股呈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大單資金凈買入額340.05億元,其中,三花智控、中偉股份、衛士通、泰格醫藥、天齊鋰業等期間獲大單資金凈買入額居前五,均超9.33億元。
公募重點配置五大行業
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醫藥生物(225家)、電子(214家)、機械設備(189家)、電力設備(166家)、基礎化工(162家)等五大行業成為公募基金重點配置的領域。
對于上述行業的投資機會,玄甲金融CEO林佳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募基金資金更多還是向高景氣行業流入,從而加大了這些領域的定價,也推高了這些資產的估值。
“就未來的業績彈性、股價彈性來看,高景氣行業龍頭股以及與高景氣行業掛鉤的新材料、基礎化工、電子等領域的龍頭股也有著較為樂觀的股價走勢預期。”秦洪表示。
“醫藥生物行業是一個穩定性強、持續性好的優質賽道,且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調整之后,估值也回歸到歷史低位附近,因此,受政策影響較小、長期成長邏輯清晰的醫藥生物子行業投資價值已然凸顯。”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富榮基金研究部總經理郎騁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電子行業方面,半導體領域在一些細分方向上,其利潤表現在未來幾個月比較確定,存在結構性的機會;基礎化工行業方面,去年下半年以來,原油價格開始上漲,部分以原油為原材料的企業今年三季度、四季度的利潤同比可能會出現變化。此外,由于海外能源價格高企,對部分化工品、需求品的生產有較大影響,國內部分中游化工企業可能有一定投資機會。
機械設備行業方面,中金公司研報表示,今年下半年制造業景氣雖有分化,但整體向好。預計新能源裝備需求保持高增長,工程機械、軌交裝備景氣將見底回升,通用裝備、第三方檢測等賽道龍頭公司建議逢低布局。
公募基金二季度新進持有373只個股
超六成跑贏大盤
目前,公募基金二季報已披露完畢,高景氣度賽道是眾多基金經理建倉的重點。截至7月22日收盤,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A股有2147只個股獲公募基金今年二季度末持有,其中,公募基金二季度新進持有股票373只,占公募基金所持全部股票數量的17.37%。新進股數據顯示,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兩大高景氣度賽道成為公募基金的“心頭好”。
中歐基金百億元級基金經理王培表示,A股的結構性行情顯著,新能源行業不管是基本面還是情緒面,都較其他行業有明顯優勢。
超六成個股跑贏大盤
從二季度公募基金持倉變動股數來看,上述373只個股中,有15只個股公募基金二季度新進數量超千萬股。其中,中國海油、招商南油等2只個股二季度公募基金新進持股數量均超1億股;國際醫學、廣匯物流、美聯新材、錢江摩托等4只個股二季度公募基金新進持股數量也均在2000萬股以上。
記者梳理發現,上述373只個股主要呈現三大特征:
一是績優股受公募基金青睞。統計顯示,上述個股中,有206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近六成。截至7月22日收盤,共有154家公司發布了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91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近六成。其中,38家公司預計2022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均在100%及以上,業績增長潛力較大。
二是超六成個股跑贏大盤。二季度以來截至7月22日,有238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跑贏同期大盤(上證指數期間累計漲幅0.55%),占比超六成。其中,包括鋮昌科技、中通客車等在內的23只個股期間股價實現翻番。另外,48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50%,表現強勢。
三是部分個股獲機構看好評級。最近一個月,有125只個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占比逾三成。其中,26只個股獲機構看好評級次數均在3次及以上,萊克電氣、拓荊科技、三一重能獲看好評級次數位居前三,分別為7次、6次、5次。
重點建倉兩大高景氣賽道
從所處行業來看,上述373只股票行業分布十分廣泛,占據申萬一級31個行業中的30個。進一步梳理發現,電子、機械設備、電力設備、基礎化工、計算機等五行業屬于公募基金布局的重要方向。電子行業股票數量最多,達51只;機械設備行業排名第二,個股數量達42只;電力設備行業排在第三,個股數量為31只;基礎化工、計算機兩行業個股數量也分別達到26只、25只。
此外,上述373只個股中,有58只個股屬于新能源板塊,占比15.55%;有48只個股屬于新能源汽車板塊,占比12.87%。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兩大高景氣度賽道成為眾多基金經理建倉的重點。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新能源賽道屬于近期熱門投資話題,受益于光伏行業的高景氣度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目前相關設備的市場需求旺盛,預計下半年新能源的整個產業鏈將持續獲得增量,相關行業將獲得超額收益。
值得關注的是,“頂流”基金經理也對新能源概念股青睞有加。比如,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今年二季度新進的通威股份和邁為股份,均和新能源有關;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管理的興全社會價值三年今年二季度新進的通威股份、隆基綠能等2只個股,均為新能源概念股。
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新能源變革影響,電力設備行業整體處于高速增長期,其中風電設備受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回落影響,利潤率有所提高。鋰電設備方面,6月份新能源車銷量超市場預期,造車新勢力交付量均突破萬輛,市場快速擴張背景下,預計電池廠今年三季度有望迎來大量招標,鋰電設備行業全年訂單增速有望超預期。因此,公募基金在“新能源產業鏈”延續加倉趨勢,增配上游鋰礦、下游整車和風光電設備板塊。
公募基金二季度增持887只A股
醫藥生物等五大行業獲青睞
隨著公募基金2022年二季報披露完畢,公募基金經理二季度投資情況浮出水面。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收盤,A股有2147只個股今年二季度末獲公募基金持有。從增持股角度看,公募基金在二季度總計增持了887只個股,占公募基金所持全部股票總數的41.31%。
“公募基金在對增持股的選擇上,對基本面要求極為苛刻,非常注重公司的行業地位,因此,能獲得公募基金增持的公司往往在行業中具有帶頭作用,核心競爭力突出。”排排網財富研究員劉文婷表示。
在二季度獲得公募基金增持的887只個股中,東方財富獲公募基金增持量最大,達55273.39萬股;包括隆基綠能、長安汽車、愛爾眼科、撫順特鋼、晶澳科技等在內的15只個股獲得公募基金增持量均超過1億股。
從持股總市值來看,貴州茅臺、隆基綠能、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東方財富等6只個股獲得公募基金二季度末持倉市值均超500億元。
從持有流通股的比例來看,有319只增持股獲公募基金二季度末的持股比例在5%及以上,其中,晶澳科技和君亭酒店等2只個股獲公募基金持有流通股的比例均超30%。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上述887只個股還呈現四大特征:
一是股價表現相對強勢。二季度以來截至7月22日,有600只個股期間實現上漲,占比超六成,其中,派能科技、牧高笛、南網科技、索通發展、綠的諧波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100%,表現強勢。
“一般而言,基金公司增倉股票會進行左側交易或者右側順勢。”廣州市萬隆證券咨詢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吳啟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左側交易一般指在行業和個股長期回調后,出現較好的價值洼地,存在較好的投資性價比和預期差,如證券板塊等。右側順勢指在行業和個股開始反轉走出趨勢后,機構順勢加倉,邏輯在于景氣度能夠持續,業績不斷超預期兌現,如光伏板塊等。
二是業績成長性突出。在全部887家公司中,有718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實現正增長,占比超八成。值得關注的是,有549家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雙增長”。截至7月22日收盤,上述887家公司中有290家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包括牧高笛、索通發展、石英股份、愛瑪科技、文燦股份等在內的199家公司均業績預喜。
三是機構扎集持倉。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共有41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社保基金、養老基金、險資和QFII身影,占比46.56%。其中,標榜股份、巨一科技、炬光科技等還獲得兩家及以上機構共同持倉。
四是評級機構點贊。最近30日內,有475只個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占比逾五成。其中,包括珀萊雅、比亞迪、東方財富、中科創達、完美世界、中國中免等6只個股獲得的看好評級達到或者超過20次。
在所屬行業方面,獲公募基金增持的887家公司涉及31類申萬一級行業,醫藥生物、電力設備、基礎化工、電子、機械設備等五大行業獲公募基金增持公司家數排名居前,合計達到401家,占比超四成,成為公募基金重點增持的對象。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醫藥生物行業中,具備創新能力的企業將獲得長期投資價值。電力設備行業景氣度與當前電網改造息息相關,在能源結構持續調整背景下,為更多消納新能源,需要持續提升電網能力。基礎化工行業主要受益于工業需求,隨著我國制造業發展,需要大量化工原材料作為產業支撐。電子行業處于復蘇之中,6月份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提振了行業信心。機械設備行業則同步于我國制造業。
“公募基金增持股集中在成長類風格股票,同時公募基金對新能源車產業鏈與消費類行業持股也有所增加,這說明機構對這類個股后期走勢比較樂觀,后續有可能吸引大量投資者買入。”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景順長城優質成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的2022年第二季度報告顯示,6月份以來,部分高頻經濟指標有所回暖,顯露積極信號。宏觀環境改善將促進具有成長空間和競爭優勢的高回報企業的業績改善,目前看大部分企業的估值仍處于長期配置的合理區間,具有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