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開始,美股持續反彈,令不少擔憂美國宏觀經濟和股市風險的機構不知所措。
哪怕美聯儲的激進加息從未間斷,哪怕機構不斷警告美國經濟衰退近在眼前,但是似乎依然擋不住美股反彈的步伐。
(資料圖片)
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只有一個:散戶。
在過去幾天,散戶投資者的資金依然是市場反彈的主要驅動力,總買盤一直高于今年以來的平均水平(過去五天平均買盤為13.6億美元),散戶青睞的股票集中在特斯拉、英偉達、蘋果、AMD和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上。
高盛指出,他們再次看到了超大規模的看漲期權購買,其繁榮程度甚至逼近2021年散戶炒股熱潮時的水平。
美國跨國金融科技公司海納國際稱:
有跡象表明,散戶在追逐當前美股的這波漲勢。在一天的第一個交易小時內,我們看到看漲期權買盤超過看跌期權買盤的程度,達到上次散戶(逼空)熱潮以來之最。
有買就有賣,那么,這么熱絡的美股交易,是誰在賣出股票呢?
其中的主力之一,是各家上市公司的內部人員。
有媒體報道稱,隨著道瓊斯指數錄得自2020年美國大選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個月,企業內部人士繼續以更快的速度拋售股票。華盛頓服務機構(Washington Service)匯編的數據顯示,這些企業內部人士拋售比買入多2.3倍,是自今年1月市場出現拋售潮以來的最高水平。
企業內部人員的交易動向,往往能夠為市場的走向提供一些重要參考。
Leuthold Group首席投資策略師Jim Paulsen認為:
總的來說,在從低點反彈的過程中,沒有內部員工介入并買入他們的股票,這確實讓我感到擔憂。
他們并非破壞交易,但是他們的操作是一張重要的信任票,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市場現在關注的是,散戶是不是在“逢低買入”之后,仍然無力抵抗美國衰退的經濟,從而這些股票變成他們的燙手山芋?
Bokeh Capital Partners首席投資官Kim Forrest表示:
當前有很多事情是不確定的,因此企業內部人員可能會說,在7月的股票表現不錯之后,我們趕緊再拋售一些股票。
不過市場有分析懷疑,逢低買入的散戶未來可能會承受相當大的痛苦:如果一切都那么好,為什么這些大企業的內部員工還要拋售股票?為什么這些公司要么凍結招聘,要么已經開始大規模裁員呢?
曾經預測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Michael Burry再次警告:
市場的“傻勁”從沒有消失,市場正在“犯傻”。
這位電影《大空頭》的原型、Scion Asset Management的創始人把當前的美國市場和安然丑聞爆發前、911恐怖襲擊之前的情形相提并論,并說:
在1929年大蕭條之后,1968年美國動蕩之后、2000年互聯網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那種把牛市轉變為泡沫的傻勁從未消失。
不過,目前還不清楚這位常常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一些前言不搭后語的話的投資人究竟所指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