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9月1日舉辦的首屆科技日上,嬴徹科技正式發布《自動駕駛卡車量產白皮書》,同時完整披露從量產走向無人的三階段技術路線,深度分享三年實現量產背后的核心技術和開發體系。
嬴徹科技創始人兼CEO馬喆人表示,“經過嬴徹科技與中國卡車主機廠近三年的聯合開發,搭載嬴徹軒轅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重卡已于2021年底成功量產,得到干線物流用戶認可,自動駕駛商業行駛里程已快速突破600萬公里。”
基于三年量產的成功實踐與探索,嬴徹科技發布 《自動駕駛卡車量產白皮書》。白皮書系統性分享了嬴徹科技的大量技術創新細節和產業融合實踐,希望籍此推動行業共享共創自動駕駛車輛量產方法論,消除量產相關經驗知識碎片化對從業者的困擾。
公開資料顯示,嬴徹科技成立于2018年9月,是一家專注于自動駕駛卡車網絡運營的公司。公司業務聚焦于干線物流運營場景,自主研發L3和L4級自動駕駛技術,為物流客戶提供資產服務,打造自動駕駛卡車網絡。
2021年3月,嬴徹科技發布了自動駕駛系統“軒轅”,這是行業內首個直接面向量產、全棧自研的卡車自動駕駛系統,其干線物流網絡已基本覆蓋華東—華北、華東—華中、華東—華南三大通道。贏徹科技與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分別聯合研發的兩款L3重卡上搭載了軒轅自動駕駛系統,已于2021年底量產交付,未來可通過OTA升級至L4。
伴隨著嬴徹軒轅系統1.0的量產落地,嬴徹全棧自研技術邁入2.0階段,并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算法進化方面,嬴徹開發了多模多視角Transformer的前融合感知框架、緊耦合的規劃與控制一體化架構、以及多時間尺度的節油體系三項突破性技術;硬件迭代方面,全自研的第二代車規級計算平臺成本更低,性能繼續領先;數據資產方面,采用創新性的增強影子模式的數據閉環擴大技術領先優勢。
對于全無人駕駛技術,嬴徹科技認為當前的自動駕駛技術架構很有可能遭遇瓶頸。嬴徹軒轅自動駕駛系統3.0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自動駕駛架構的構想,該架構可以拆除自動駕駛系統各子模塊之間人為設計的邊界,替代為端到端的深度神經網絡,并通過結合深度強化學習(DRL)和神經輻射場(NeRF)技術 的NeDFS (Neural Driving Field Simulator)終極自動駕駛仿真器,訓練端到端模型,實現自動駕駛能力的自我演進,最終走向無人。
在本屆科技日上,同期啟動 “嬴徹-清華AIR杯“自動駕駛技術挑戰大賽,嬴徹科技將攜手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共同發掘優秀人才。作為國內首個同時覆蓋干線物流和城市道路雙賽道的大賽,賽事聚焦于決策規劃算法,邀請全球自動駕駛愛好者一起來解決真實世界中的技術難題,在量產約束條件下挑戰算法極限。大賽提供高速干線重卡和復雜城市道路的場景和數據,賽題數據全部來源于真實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