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集采價格對民營是利好”“幾乎整個朋友圈的牙科從業者都對集采方案表達了正面、認可的態度”,國家醫保局對種植牙的官方集采方案披露后,民營牙科連鎖美維口腔醫療創始合伙人兼CEO朱麗雅如是說。
與朱麗雅一同“松一口氣”的,還有整個市場。9日“牙茅”通策醫療(124.660, 11.33, 10.00%)全天一字漲停;港股瑞爾集團盤初大幅拉升,漲幅最高達到37%。情緒進一步傳導至民營醫療,愛爾眼科(30.000, 1.72, 6.08%)、國際醫學(10.540, 0.43, 4.25%)等概念股紛紛跟漲。
8日晚間,國家醫保局正式公布了《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據此,國家醫保局對種植牙的官方集采價格為:4500元/顆,包括了醫療服務費、檢查費、藥品費、手術器械費,但不包含種植體等耗材價格。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的定價最高可上浮1800元,自今年10月開始執行。
(相關資料圖)
朱麗雅對《科創板日報》記者稱,這一集采價格主要是針對公立醫院的,“非公口腔門診(非高端門診)已在兩三年前‘打響價格戰’,并完成了‘自我降價’,正常來說,種植牙的醫療服務費基本已在這一價格范圍內,所以目前的集采價格不會對民營造成不利影響?!?/p>
定價有利于民營機構
進一步來看《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也可以獲悉,它主要的“通知”對象系公立口腔。比如,對于公立醫療機構口腔醫療服務,該文件要求,“加強價格的政策指導”,而對民營的要求系“加強口腔種植價格監管和引導”。
這是因為,種植牙價格虛高問題主要集中體現在公立口腔。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此前的調查,種植牙費用由三項成本構成:種植體、修復基臺和治療費,其中前二者的費用約占20%至35%,種植牙最大的成本支出為治療費,即醫療服務費。
在公立醫院,據國家醫保局于8日晚間發布的《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政策解讀,全國各省份種植牙醫療服務費的平均數字超過了6000元/顆,一些省市費用超過9000元/顆,成為種牙貴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民營醫療端,朱麗雅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解釋稱,由于民營醫院對種植牙耗材的采購成本已經很透明,加之行業競爭激烈,也打掉了醫療服務費中的“水分”。因此,早在兩三年前,民營機構種植牙的價格就已經在合理區間內了。
至于具體的價格,她表示,一顆種植牙的入門價格在大部分城市的民營口腔已經降到3000元至5000元。
“還有個別報出更低價的。對這些更低價,患者還需多長個心眼。”朱麗雅稱,這是因為,種植牙的價格,除包含了耗材費、加工費、器械費、醫療服務費等有形費用外,還包括了后續每年的復查、對種植質量的承諾、種植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后的長期管理和回訪服務,后者往往是無形的。
“過度低于平均價格的收費,必然也伴隨著隱患?!彼Q。
此次,醫保局要求對民營醫療機構“加強口腔種植價格監管和引導”,但允許其根據成本供求變化自主調整價格?!斑@對民營口腔是非常的支持和利好的,對于那些希望做高品質診療的機構和醫生來說,可以放心、安心做自己的醫療服務、提升醫療品質了?!敝禧愌欧Q。
同時,公立醫院種植牙價格普降后,老百姓(32.850, 0.80, 2.50%)的種植需求有望被進一步釋放,朱麗雅認為,可能存在種植數量井噴的可能性,民營機構有望承接“溢出”的訂單,因此也是“利好”。
4500元/顆的定價未可言超預期
對公立醫院來說,4500元/顆的價格能否算是“超預期”,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幾位民營齒科院長均不置可否。
“一位牙醫需要攻讀五年本科、八年碩士,若等到博士畢業更需十年,繼而再來做種植牙并認真幫助患者維護幾十年,我們很難說,這個醫療服務的定價是不是合適。”另一位民營牙科診所負責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這點在公立醫院尤為突出,畢竟,相對來說,高素質的主任教授大都在公立醫院。
另一位民營醫院院長則委婉表示,“我覺得這個價格還是有點不合適”。
據他,一臺種植牙手術需由一位手術醫生、兩位助理護士一起完成,他們均需要專業的技術背景以及一定時間的實戰訓練;加之種植牙涉及多類醫療器械,對于這些耗材器械的管理、手術室的管理等也都屬于“無形成本”。因此,種植牙收費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專業人士的時間成本。
此次,市場之所以認為4500元/顆的定價“超預期”,主要是有前期對比。
《科創板日報》記者進一步了解到,自今年以來,包括四川省醫保局、寧波市醫療保障局、安徽省蚌埠市醫保局等地紛紛披露了本地區(聯盟)對種植牙的集采方案。這些集采方案的報價為2200元/顆、3000元/顆不等,總體較非集采價格降低了80%以上。
這一報價被業內普遍認為是不合理的。當時,就有齒科人士曾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合理的價格,應當包含了材料、服務、醫療品質、專業水準等因素后的綜合價值后,再合理控制醫療利潤率。
此次,種植牙的全國集采方案則考慮了耗材、地區等因素,并將“技耗分離”,相對此前寧波、四川等地的帶量采購方案,已顯得較為“溫和”了。復盤整個過程來看,可以說,此次種植牙全國集采方案是醫保局不斷“投石問路”的結果。
國產種植體還需用時間證明價值
除牙科診所之外,種植牙集采還涉及的一大業務系對種植體、牙冠等耗材的集采價格,其中又以種植體更為核心。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整個種植體行業“內卷”嚴重,僅以申報四川省“口腔耗材帶量”信息維護的企業及產品名單為例,共有46家企業的409款產品進行了申報。因此,行業價格競爭已較為充分,其中,尤以韓國品牌的“性價比”最為突出。
國產方面,據朱麗雅介紹,其實,約在十數年前,第一代國產種植體就已商業化,但因品質管理不盡如人意、種植成功率較低以及產品升級緩慢等原因,最終沒有在商業上取得成功。
另有牙科從業者也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評述稱,在種植體方面,韓國產品非常成熟、價格又低,他認為在短期內,國內品牌很難在價格上比韓國產品更有競爭優勢。
對此,朱麗雅對《科創板日報》記者指出,民營診所也支持推動國產種植體品牌,前提是,國產的種植體品牌“首先還是得做好品質管理,同時,也必須沉下心來,用長時間的成功率數據來證明實力,這樣,醫療機構和患者才能安心、放心?!?/p>
《科創板日報》記者還了解到,一旦第一次種植失敗,患者若想再進行二次種植,手術難度和費用都會倍增,因此,口腔行業要求種植體必須要有五年,甚至是十年的成功率數據來驗證產品性能,目前全球的通行要求是90%乃至95%以上的五年/十年成功率。
而目前,國產種植體普遍缺少長時間的成功率數據。
“我相信未來一定是中國制造的天下。”朱麗雅稱。
此外,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朱麗雅還提醒稱,未來,若種植牙數量進一步放量,國家層面更需要加強對于醫療服務的監管。
“價格降低后,種植需求一旦被釋放,勢必會產生大量的種植需求,此時,若種植醫生缺乏經驗或缺乏資質,可能會造成一系列的后續問題,比如種植失敗、種植體周圍炎(記者注:種植體周圍炎種是一種種植體牙周疾病,會導致種植體周圍軟、硬組織的炎癥損害)等,進而導致醫患糾紛。”朱麗雅表示。
“種植醫生還是屬于??漆t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外科診療經驗、修復診療經驗、牙周診療經驗以及全局觀,才能做好種植,并且保證種植后十年、二十年的成功率?!敝禧愌欧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