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15日,9月份共有17只(A/C份額分開計算)基金清盤,2022年以來,共有218只基金清盤。多數基金的清盤原因是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
隨著市場的震蕩,今年以來“迷你基”遭遇密集清盤,共有218只基金黯然離場。
9月15日當天,就有長盛量化多策略混合、興華瑞豐混合和百嘉聚利混合三只基金進入清算程序。
【資料圖】
此外,今年以來,還出現了不少“短命基”。截至9月15日,年內清盤的基金中有20余只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成立不滿一年,就無奈進入了清算程序。
218只基金清盤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9月份共有17只(A/C份額分開計算)基金清盤,2022年以來,共有218只基金清盤。多數基金的清盤原因是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
9月15日當天,就有長盛量化多策略混合、興華瑞豐混合和百嘉聚利混合三只基金進入清算程序。
長盛基金于9月15日發布公告稱,截至2022年9月14日日終,長盛量化多策略已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根據《基金合同》約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
長盛量化多策略于2017年2月份成立,進入清算程序前的基金規模2883萬元。該基金于9月5日就曾發布提示性公告稱,截至2022年9月2日日終,該基金已連續53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
從收益率來看,2022年以來長盛量化多策略基金凈值下跌4.35%,2021年和2020年基金凈值分別上漲8.27%、23.2%。
興華瑞豐混合于2020年12月成立,成立不足兩年便進入清算程序。興華瑞豐為偏債混合型基金,清盤前規模599萬元。今年以來,該基金凈值下跌超過10%,2021年該基金A類和C類凈值分別上漲3.53%、3.11%,業績居于同類基金中后部。
同樣于9月15日進入清算程序的百嘉聚利混合為偏股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21年11月,清盤前規模139萬元。自成立以來,A類和C類份額分別下跌7.78%、11.34%。
此外,南方全球債券(QDII)、民生加銀信用雙利債券、申萬菱信睿選混合等多只基金在9月份無奈進入清算程序。
“面對同質化競爭,清盤是優勝劣汰的良性競爭的體現,同時也是資本市場特別是公募基金領域發展日益成熟、健康的表現之一。如果定期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維持許多已經事實上沒有存續意義的基金產品,也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琢磨金融研究院院長姚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
逾20只“短命基”
今年以來,還出現了不少“短命基”。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年內清盤的基金中有23只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成立不滿一年,就進入了清算程序。
華安安享混合C在2022年8月11日成立,運行了不足一個月,就無奈于2022年9月2日就進入了清算程序。
華安安享混合《基金合同》的終止事由的約定: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情形的,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基金管理人直接終止本基金合同。
那么,為何60個工作日還未過半,華安安享混合C就宣布進入清算程序?
記者梳理發現,華安安享混合于2015年1月成立,成立已有七年多。該基金于2022年8月11日起,增設C類基金份額,原基金份額自動轉換為A類基金份額。
8月25日,華安安享混合C成立不足20天,華安安享混合(A類和C類)資產凈值已連續55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站上了清盤“預警線”。9月2日,華安安享混合進入清算程序。
融通穩健添瑞靈活配置于2021年11月16日,成立不足半年就于2022年5月6日清盤。
同樣成立不足半年就清盤的還有廣發資管睿利3年定開債,于2021年10月成立,運行了5個月后,經過基金持有人同意終止基金合同,進入清算程序。
此外,百嘉聚利混合、華寶安逸混合、鵬揚景頤混合、融通核心趨勢、中銀睿豐回報等多只基金在今年進入清算程序,存續不滿一年。
某公募基金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表示,每只產品清盤的原因是不一樣的,但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產品業績不好,投資人最后選擇贖回,基金凈值和持有人數不斷減少,基金就等于自動終止了。但是,也有個別被清盤基金是出于公司的戰略調整。迷你基金面臨清盤,是一個良性的淘汰。因為投資者如果選擇用腳投票的話,那說明市場不看好。“其實,基金面臨清盤,是市場的一種良性循環,也保證市場長期處于一種有效合理的機制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