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一個名為“Bear Coming”的山寨NFT項目因發行方忘修改文件名鬧了烏龍,網友發現,該項目方在將NFT放置于交易平臺OpenSea上時,忘記修改“微信圖片”開頭的文件名。
該項目方在9月20日于社交平臺發了第一條推文,隨后宣布將發售7777個NFT,單價為0.00015eth。據OpenSea數據,該項目最新總成交量為7.8eth,約為6.8萬元。持有者向藍鯨財經表示,該項目方前期全程以英文溝通,偽造自己是國外團隊,在因為忘記該文件名而被發現是國內團隊后,NFT地板價暴跌,項目方也開始改用中文溝通。藍鯨財經注意到,該項目官網上并無團隊成員介紹,而在社交平臺上,項目方發布了中文的致歉書,表示:“錯了就認,挨打嘛就立正。”截至發稿,該NFT的地板價為0.0001ETH,已低于發行價。
藍鯨財經注意到,部分用戶將其稱之為“縫合怪”,系因其NFT形象十分接近于無聊猿BAYC和Solana鏈上的NFT“Okay Bears”。截至發稿,無聊猿地板價為76.69ETH,Okay Bears地板價為88.89SOL。
而NFT侵權風氣在行業間一直未被遏制。此前,中央美院建筑學院教師王文棟作品“無聊悟空”被指抄襲了“無聊猿”NFT(The Bored Ape)系列引發討論。01區塊鏈分析師陳麗珊表示,作為去中心化的所有權保護機制,NFT缺少法律強制手段的保護,且由于區塊鏈賬戶和錢包的匿名性,NFT的維權非常困難。從二次創作到直接盜竊,從數字藝術品到推文,猖獗的盜竊行為體現了NFT市場的光明前景下的陰暗角落。這些角落是冠以“保護原創、尊重版權”的盜竊者的狂歡之地,但也伴隨著原創者的擔憂、憤怒甚至恐懼。
“NFT雖然理論上為數字藝術品提供了證明所有權的渠道,但缺乏驗證來源出處正確性的機制。‘沒耐心’似乎是這個急速發展市場的缺陷,連驗證來源真實性和確定性的時間和成本都不愿意付出。Opensea作為最大的一個NFT市場,暫時也無法解決盜版藝術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