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科創50指數逐漸回升。截至發稿,累計漲幅達3.04%。
據《科創板日報》統計,就北向資金的資金流向來看,10月初至今,北向資金加倉了33支科創板個股,有25家公司被減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10月科創板北向資金持倉變化前十(按照持股量變動比例排序,時間截至10月23日)
按照持股量變動比例來看,10月至今,排名前三的個股分別為之江生物、復旦張江、圣湘生物,三者的北向資金持股量增長超八成。其中,之江生物以近175%的持股量增長比例位列第一。
從消息面上來看,之江生物于10月10日公告,公司的全自動核酸檢測前處理系統于近期獲得國家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適用于全自動化樣本核酸提取純化及反應體系構建。
論板塊,不難發現的是,醫藥板塊最受北向資金青睞,排名前十的個股中,共有5家醫藥企業。除了上述3家以外,博瑞醫藥、碩世生物均上榜。
盡管北向資金開啟“買買買”模式,受青睞的個股漲跌情況卻不一。
圖|10月科創板北向資金持倉變化前十個股的股價漲跌幅情況(按照持股量變動比例排序,時間截至10月23日)
如上圖所示,5家醫藥個股總體呈現上漲態勢,其中圣湘生物漲超10%、博瑞醫藥漲超8%,之江生物、復旦張江漲幅不大,碩世生物更是下挫2.47%。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科前生物10月以來強勢拉升,累計漲幅已超18%。
據了解,科前生物主營獸用生物制品,豬用疫苗產品貢獻業績營收的占比超95%。近日,生豬價格出現顯著漲幅。國信證券認為,豬價持續回升帶來的養殖端利潤修復或將緩解養殖戶資金緊張情況并改善其對未來養殖利潤的預期,養殖戶對防疫的要求有望加強,頭均防疫費用支出或將隨之提升,進而推動上游畜用疫苗需求不斷回暖,利好畜用疫苗企業的業績表現。
北向資金抄底背后:醫藥板塊觸底反彈
回看各板塊整體表現,結合近期二級市場行情等數據來看,醫藥板塊無疑是主角。
自10月以來,截至發稿,醫藥生物指數期間累計漲超9%,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漲0.48%)。
圖|10月10日-10月21日醫藥生物指數表現
多家機構研判,當前醫藥行業處于底部——估值低、持倉低、政策低,往后各細分領域政策將迎來邊際改善及預期修復,布局性價比高。
從政策面上來看,10月以來,利好醫藥行業的政策頻發。前有央行財政貼息貸款,后有江西省、福建省分別牽頭的體外診斷試劑集采、電生理類醫用耗材集采。開源證券認為,醫療新基建投入有望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高位水平,財政貼息貸款預計釋放數千億醫療器械市場需求。
從細分領域來看,IVD、創新藥、CXO、醫療器械等板塊受多家機構看好。華安、首創等機構認為,應關注醫藥行業反彈帶來的“龍頭回補行情+結構性機會”。其中,創新藥進入商業化階段并開始放量;龍頭回補倉位,包括CXO龍頭以及各細分的龍頭;集采壓制反彈邏輯:包括骨科、電生理、IVD等;醫療器械板塊估值修復和業績回暖兩者有望產生疊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