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可以說是今年表現最好的行業,煤炭開采板塊成為年內漲幅最大的板塊。其中,山煤國際和兗礦能源年初至今漲幅翻倍,陜西煤業大漲近9成。
從三季報預告業績上限前十排名來看,煤炭公司表現不俗,占據三席。其中,陜西煤業以287億元的凈利潤上限排名第四,兗礦能源和中煤能源分別以271億和203億元的凈利潤上限排名第五和第九。
據財聯社不完全梳理煤炭行業三季報(包括預告和業績快報),蘭花科創、兗礦能源、陜西煤業、平煤股份、神火股份、盤江股份、山西焦煤、永泰能源、廣匯能源和冀中能源等十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實現同比翻倍,但三季度凈利環比表現出現分化,只有永泰能源和廣匯能源環比實現正增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盛證券分析師張津銘等10月16日發布的研報指出,煤炭上市公司Q3業績環比下降的原因或有1)Q3均價環比下跌;2)電煤長協比例進一步提高;3)成本提升、資產減值等。
從用途來看,煤炭主要分為動力煤和焦煤。動力煤指用于作為動力原料的煤炭,下游主要包括火電、供熱、建材、化工和煉鋼,分別占動力煤消費總量約 61%、9%、9%、6%和 5%;而煉焦煤主要用于煉制焦炭,焦炭下游主要以鋼鐵為主。
山西證券分析師楊立宏等10月8日發布的研報指出,根據三季度價格走勢判斷,前三季度動力煤和焦煤價格均有改善,三季度單季動力煤和焦煤走勢有所分化,未來煤炭股仍具備比較大的修復空間。
國盛證券指出,動力煤方面,Q3煤價淡季不淡,港口Q5500現貨均價1228元/噸,同比上漲8.1%,環比Q2單季下降1.6%。展望Q4,內外煤價或將倒掛,而極端天氣擾動下電煤采購望維持高位,且化工、水泥開工率持續提升,需求韌性十足,供需趨緊下,煤價大概率會保持偏強運行。
焦煤方面,Q3價格先抑后揚。展望未來,當下“金九銀十”旺季已至,鋼材供需有所好轉,建材成交持續高位,促進鋼廠對焦炭采購、焦企對焦煤采購需求提升,焦煤價格持續走強。此外,山西證券指出,四季度長協焦煤企業挺價意愿強,業績有望繼續改善。
國內主要焦煤上市公司如山西焦煤、冀中能源、平煤股份等,其焦煤長協簽約率均在80%以上;動力煤龍頭有中國神華、陜西煤業、兗礦能源、中煤能源、潞安環能、蘭花科創、山煤國際、昊華能源等。
國信證券分析師樊金璐10月11日發布的研報中指出,對于焦煤公司來說,長協煤比例較高、價格穩定,且焦煤公司去年四季度才開始提高長協煤價,因此三季度焦煤板塊業績增幅相對高一些。財聯社記者采訪業內人士獲悉,供需關系下四季度焦煤長協價格預計難降,焦煤類上市公司有望迎來歷史最佳業績年。
張津銘認為,煤炭市場雙軌運行(當前現貨接近1600元/噸,長協僅719元/噸),煤企高盈利的穩定和持續性遠超預期,外加高現金流帶來高比例分紅回饋股東,煤企勢必會迎來價值重估。
華泰證券王帥看好中長期合同占比較高的煤炭公司,因為盈利表現將相對穩定,將行業首選轉換為約70-80%的中長期合同銷售占比的中國神華和中煤能源。
考慮到煤企高利潤有望長期持續、高現金流背景下不斷提高分紅比例,張津銘認為煤炭板塊正在迎來業績&估值的戴維斯雙擊。強烈推薦煤炭轉型先鋒華陽股份。堅守核心資產,看好高長協占比、高分紅煤企的估值修復,重點推薦:中國神華、兗礦能源、陜西煤業、中煤能源。焦煤首推山西焦煤、潞安環能、平煤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華泰證券的分析顯示,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能源需求減量擔憂增多,如果海外衰退發生,將從隱含能源凈出口減少、潛在煤炭進口量增加等路徑影響國內煤炭市場需求。不考慮潛在的進口量增加,國內的煤炭消費減量或將至少達到5000-6000萬噸。此外,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產業鏈傳導的滯后效應,鋼企、焦企等產業鏈中下游的“寒冷”或于明年開始逐步傳導至焦煤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