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滬指從3400點跌至3000點附近,在A股快速變盤期間,公募基金作為機構資金“風向標”,如何在下跌市場投資操作廣受市場矚目。
(資料圖)
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三季報新鮮出爐,“茅王”、“寧王”仍是公募重倉股,公募逆市加倉邁瑞醫療、招商銀行等醫藥、銀行龍頭股。具體來看,三季度陽光能源、紫光國微等受增持,寧德時代、東方財富等被減持,公募基金在弱市中更加注重精選個股,增持方向的個股也斬獲了不錯的超額收益。在行業配置上,公募基金重點投向了制造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方向的行業,順周期和高景氣是公募基金兩大投資主線。
“茅王”、“寧王”仍是公募重倉股
公募逆市加倉醫藥、銀行龍頭股
在今年三季度弱市行情中,公募權益類基金整體仍保持穩健的持股倉位。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部具可比數據的權益類基金平均持股倉位73.5%,環比二季度末74.88%的平均持股倉位略有下降。其中,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倉位從二季度的90.28%降至88.98%;同期開放式混合型基金持股倉位,也從72.8%降至71.44%。
從重倉股數據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貴州茅臺仍然位居公募基金頭號重倉股,全市場2069只公募基金重倉總市值1768億元;寧德時代持有公募基金數量1544只,重倉總市值也超過千億體量。這兩只消費、科技股龍頭,同時躋身為全市場公募重倉總市值超千億體量的上市公司。
另外,重倉持有瀘州老窖、五糧液和隆基綠能的基金數量也都超過800只,重倉總市值超過500億元,三家公司位居公募基金重倉股3-5位。
對比基金二季報前十大重倉股,三季報前五大重倉股沒有變化,在排名次序上,僅隆基綠能與瀘州老窖排名易位:隆基綠能從第三位降至第五,瀘州老窖則由第五位升至前三強。
公募第6-10重倉股中,邁瑞醫療、招商銀行新晉公募重倉股前十強,二季度的藥明康德、華友鈷業則被調出前十大重倉。山西汾酒、億緯鋰能、比亞迪等仍在前十強保持不變。
總體而言,在三季度白酒、科技股調整中,公募基金相比二季度總體保持了增持的態度,持股數量多數出現了環比增長,前期跌幅較多的醫藥股龍頭、銀行股龍頭等也受到資金的“越跌越買”,持股數量出現大幅增長,展現了資金逆市投資、價值投資的操作方向。
增持股斬獲超額收益
寧德時代、東方財富等被減持
從三季報公募基金的增持榜單看,陽光能源、德業股份、紫光國微等位居行業前列。其中,陽光能源增持市值127億元,位居行業首位;紫光國微、古井貢酒、恒瑞醫藥等知名個股增持市值也超過60億元,位居行業前列。
公募增持前十強榜單中,電力設備、電子、白酒等行業個股較多,從三季度表現看,公募增持的個股也多數有不錯的表現,比如前十大增持股中,三季度平均漲幅18.51%,且有9只個股斬獲了正收益。公募增持的前五十大個股中,三季度平均漲幅7.76%,展現了在股市調整期間,公募基金更加注重在細分行業中精選個股,來獲取超額收益。
而從公募基金三季報的減持榜單看,寧德時代、隆基綠能、東方財富位居前三,但是公募持有市值的萎縮,有較大比例來自于二級市場的下跌,公募基金持股數量多數沒有特別明顯的下降。
另外,五糧液、貴州茅臺等白酒股,藥明康德、華友鈷業等知名個股也受到公募基金一定程度的減持,而從這些股票的三季度表現看,遭遇減持的個股二級市場表現不佳,多重影響因素下,公募持有上述個股總市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萎縮。
制造業而等仍是投資主方向
順周期和高景氣是兩大投資主線
總體看,截至2022年三季報,公募基金在行業配置上,投向制造業總市值3.62萬億元,是公募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向,在可比基金中占凈值比例超過50%。公募基金投向金融行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總市值分別為3575億元、2094億元,是制造業外公募基金的主要投向,總體投向了我國新經濟發展的方向,展現了公募基金服務實體經濟的投資目標。
談及公募基金的投資操作,民生加銀基金表示,短期來看,當前市場仍面臨較多海外不確定風險,需警惕海外風險對國內市場的傳遞效應;但中長期來看,國內持續恢復的宏觀經濟與穩健充裕的貨幣政策使得A股市場具備較強的韌性,具備較高的風險抵御能力。方向上,關注估值合理、政策支持的方向,比如相對看好信創、教育、高端制造等行業。
浦銀安盛基金也表示,美債收益率、俄烏沖突、疫情反復和經濟下行壓力這四股宏觀力量在今年一直在對市場造成擾動 ,導致近日上證指數跌落至3000點以下。當市場處于相對底部區域時,若一個宏觀因素能夠發生改善,那么我們認為市場產生較大積極變化的概率也是很大的,有利于戰略建倉布局。
展望后市,浦銀安盛基金表示,成長熱門賽道短期受外部擾動和美債利率飆升影響大,但中長期向上趨勢不改,在因素擾動中關注低估值的優質公司,如管理層、質地、景氣度等基本面優秀的公司值得在當前時點積極關注。行業配置建議圍繞兩條主線,首先是低位布局估值修復的順周期板塊,包括銀行、地產、家電等地產鏈行業。其次是當前高景氣賽道,儲能、光伏、軍工、新能源車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