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儲能成為市場最受關注的新能源細分領域,也是諸多基金經理頗為看好的高景氣度方向。正如國聯證券所言,儲能是新能源發展引起電網波動性增大的必然應對選項。因而,無論是“大儲”還是“戶儲”,儲能行業的蓄勢爆發被市場寄予厚望。
三季報收官后,整體業績亮眼的儲能板塊較上周漲幅明顯。截至11月4日收盤,本周儲能板塊已漲8.97%。根據同花順,儲能板塊個股共有287只。盤后數據顯示,共有271只收漲,12只收跌,其余4只股票今日平收。
(資料圖)
根據天天基金網劃分,儲能主題基金共計141只(A/C合并統計),而基金規模不低于1億元的產品共有58只,涉及27家基金公司。這其中,中歐基金旗下產品數量最多,共有7只。除了魏博、李帥以及周蔚文和劉偉偉旗下產品十大重倉股主要為儲能個股外,“醫藥女神”葛蘭獨立執掌的“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十大重倉股中僅愛爾眼科1只醫藥股,其余9只均為儲能概念股。
周蔚文和劉偉偉在三季報中指出,從跟蹤情況看,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行業的景氣度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
除了中歐基金旗下基金經理外,還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旗下產品重倉儲能,包括廣發基金鄭澄然、金鷹基金韓廣哲、前海基金崔宸龍等。
截至11月4日收盤,今年以來,這58只產品中有8只產品獲得正收益。截至三季度末,這8只產品前5大重倉個股持倉占比基本在8-10%,甚至還有個別持倉超過了10%的監管紅線。這其中,不能排除持倉占比被動超過的情況。
統計頭號重倉股發現,逆變器企業德業股份頗受青睞。即使身處震蕩年月,德業股份年內股價累計漲幅已達98.76%。其他頭號重倉股中,派能科技、鵬輝能源、固德威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分別為84.59%、61.22%、17.66%。
58只基金產品重倉儲能概念股
這27家基金公司中,中歐基金旗下相關產品數量最多,共計7只;華泰柏瑞緊隨其后,相關產品共計5只;此外,廣發基金、匯添富、海富通、泰達宏利均有4只相關產品,而金鷹基金、中信建投基金則均有3只相關產品,其余19家基金公司具有1只或2只相關產品。
梳理發現,基金規模超過10億元的產品有25只,百億級規模的產品僅1只。
截至三季度末,“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基金規模為162.71億元。崔宸龍旗下“前海開源新經濟A”距離百億僅“一步之遙”,基金規模為98.7億元。
此外,基金規模介于50-100億元的產品共有3只,具體為“廣發鑫享A”、“信保新興產業A”以及“泰達宏利轉型機遇A”。由周蔚文、劉偉偉共同管理的“中歐明睿新常態A”,基金規模為49.32億元,距離50億元也十分接近。
在成立時間上,上述58只產品中,于2022年之前成立的產品有53只,2021年成立的相關產品最多,為10只。統計發現,成立時間在5-10年間的產品數量最多,為25只;而成立超過10年的產品有5只,數據顯示,“泰達宏利成長”、“華泰柏瑞盛世中國”、“海富通股票”、“東吳新經濟A”、“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的成立年限分別超過了19年、17年、17年、12年、10年。
今年以來,58只產品中有8只產品業績回報為正值,廣發基金、匯添富均有2只產品獲正收益。截至11月4日收盤,“中信建投低碳成長A”、“廣發先進制造A”、“廣發再融資(LOF)A”、“匯添富優選回報A”、“匯添富盈鑫靈活配置A”、“中歐瑾和A”、“華富新能源”、“長城行業輪動A”年初至今的收益率分別為23.3%、18.74%、15.91%、12.9%、9.28%、3.04%、1.08%、0.97%。
根據天天基金網,在同類2620只產品中,“中信建投低碳成長A”年內業績排名第二。
截至三季度末,“中信建投低碳成長A”十大重倉股持倉占比達73.18%。其中,前五大重倉股依次為德業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綠能、陽光電源,持倉占比分別為9.81%、9.44%、9.06%、8.83%、8.16%。而這一持倉比例,距離10%的監管紅線并不遠。
同樣是三季度末數據,“廣發先進制造A前五大重倉股依次為陽光電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錦浪科技、隆基綠能,持倉占比分別為10.08%、10.02%、9.06%、9.43%、9.16%;“廣發再融資(LOF)A”前五大重倉股依次為德業股份、橫店東磁、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陽光電源,持倉占比分別為13.70%、12.73%、12.60%、11.75%、8.69%。
當然,受個股停牌、股價上漲、基金贖回等客觀因素影響,基金持倉個股占比會被動超過10%。但持倉占比觸碰紅線后,基金管理人會盡快采取手段降低持倉比例。
醫藥女神葛蘭竟也中意儲能?
截至11月4日收盤,這58只產品中,業績虧損超過20%的基金產品共計12只。此外,年內業績虧損在10-20%之間、虧損低于10%的產品分別有24只、14只。
年初至今,基金規模最大的“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已虧超26%;在三季度,該產品凈值增長率為-23.86%,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9.96%,低于業績比較基準 3.90%。
該產品基金經理李瑞在三季報中指出,今年一直強調的除了上游資源這樣少數環節供需錯配的機會外,還特別看重新技術方向。就產業自身演變看,技術變革帶來的細分滲透率提升,4680、麒麟電池(CTP)、鈉電池、新型正極磷酸錳鐵鋰、一體壓鑄、碳納米管、中鎳高電壓、新型鋰鹽、復合集流體等,這些環節從0到1的變化,推動產業技術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相關上市公司盈利和估值的雙擊。
根據三季報,李瑞投資億緯鋰能、鵬輝能源主要原因是這2家上市公司在儲能領域的布局。
公募基金2021年半年度業績狀元韓廣哲旗下“金鷹產業升級A”也已虧近24%。三季報顯示,該產品在行業配置上,偏向于新能源,重點配置光伏與材料、光伏設備、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景氣無虞的成長行業,同時適當布局儲能、風電等行業,減持了新基建、化工、偏運營類新能源公司。
而較多產品布局儲能的中歐基金、旗下有4只相關產品年內虧損均超20%,任職基金經理包括了葛蘭、魏博、周蔚文和劉偉偉。
為市場熟知,葛蘭素有“醫藥女神”之稱,截至三季度,其在管產品“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前十大重倉股依舊為清一色醫藥股。旗下“中歐研究精選混合A”、“中歐阿爾法混合A”十大重倉股中在醫藥、消費、新能源領域均有布局。
如三季報所言,葛蘭依然看中長線看好本輪科技創新周期,各個相關產業正在以及即將發生深刻的變化。
自2018年7月起,葛蘭開始獨立執掌“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在葛蘭接手前,該產品十大重倉股中并無一只新能源個股,以消費、金融類個股為主。或在行情的東風下,自2019年起,“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的十大重倉股中逐漸有新能源和半導體個股身影,且相關個股數逐步增加。
截至2021年年末,該產品十大重倉股中還有北方華創一只半導體個股。而2022年以來,“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的十大重倉股中已無半導體身影,幾乎滿眼新能源個股,至多搭配1只醫藥股。
三季報顯示,該產品十大重倉股中,除“心頭好”愛爾眼科之外,其余9只重倉股均屬新能源行業,且均為儲能概念股。
自2021年起,“中歐明睿新常態A”十大重倉股中,新能源產業鏈個股配置比例逐步提高。從基金經理任職時間來看,這一階段基本上是周應波聯合劉偉偉管理該產品之時。
“中歐明睿新常態A”三季報指出,從團隊跟蹤的主要成長方向來看,無論是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還是軍工等行業,景氣度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展望明年,這些方向或將會有較高的持續增長。經過估值的回調之后,當前成長板塊的估值水平已經處于歷史低位,尤其是一些優質白馬公司,這在過去三年是較為罕見的。因此,團隊認為當前這些成長方向的白馬公司有較高的投資性價比。
頭號重倉股年內股價最多漲超9成
經梳理,前述58只產品的頭號重倉股共涉及18只相關個股。其中,德業股份、寧德時代、比亞迪、晶澳科技分別是8只、7只、6只、5只產品的頭號重倉股;隆基綠能、陽光電源、億緯鋰能均是4只產品的頭號重倉股;固德威、派能科技、中天科技均是3只產品的頭號重倉股;此外,還有產品更中意禾邁股鵬輝能源、西部超導等個股。
前三季度,德業股份儲能逆變器實現營業收入14.84億元,同比增長309.81%,實現儲能逆變器銷量18.83萬臺,毛利率為48.58%。組串式逆變器實營業收入5億元,同比增長80.44%,實現組串逆變器銷量18.17萬臺。開源證券相關研報指出。隨著德業股份儲能逆變器和高功率產品占比的提升,和國產IGBT用量占比的提升,起逆變器毛利率實現了顯著提升。
此外,德業股份還計劃通過定增籌資加碼產能建設。10月28日,德業股份發布定增預案,擬融資35.5億元用以投建年產25.5GW組串式、儲能式逆變器產能和年產3GW微逆產能、逆變器研發中心等項目進一步加碼產能投資建設,應對未來持續增長的行業需求同時為鞏固公司的市場地位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震蕩行情中,德業股份股價累計漲幅已達98.76%
截至年中,82家基金公司旗下450只產品持股德業股份,共計持股3150.19萬股。持股數量排名前五的基金公司分別為廣發基金、泰達宏利、華安基金、橫越基金、富國基金,分別持股416.55萬股、349.47萬股、244.47萬股、233.31萬股、196.28萬股。
截至二季度末,持股德業股份排名前五的基金產品分別為“泰達宏利轉型機遇A”、“恒越核心精選A”、“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A”、“廣發高端制造A”、“東方阿爾法優勢產業A”,分別持股144.38萬股、133.06萬股、92.62萬股、68.65萬股、63.77萬股。
隨著三季報陸續披露,中郵證券在新能源行業周報中指出,整體車光儲公司業績亮眼,特別是光伏儲能相關標的有很多超預期,反映光儲基本面趨勢向上。并提及儲能板塊是全球能源革命的重要樞紐,長期空間大,在發電側、輸配電側、用電側都有重要應用。目前正處于導入期向成長期切換,隨著政策支持以及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儲能裝機量未來將得到快速提升,預計未來幾年復合增速在80%以上。
中郵證券預計2022年全球新增儲能裝機量124GWh,同比增加127%,今年歐洲出于能源安全考慮快速拉動了全球儲能需求,目前儲能景氣度較高。建議積極關注儲能板塊,重點關注派能科技、陽關電源、錦浪科技、固德威、禾邁股份、昱能科技、德業股份等。
今年9月,國聯證券發布了《電力設備與新能源儲能系列報告一:海內外需求共振造就優質賽道》。儲能是新能源發展引起電網波動性增大的必然應對選項,并且由于基數極低,將長期保持高增速。國聯證券認為國內儲能政策推進帶來的大型儲能,以及歐洲能源危機提振的分布式戶儲,是儲能需求中最為突出的兩個Alpha。
基于以上,國聯證券重點推薦儲能電池企業鵬輝能源、寧德時代、南都電源,受益于海外戶用儲能發展的德業股份、派能科技、昱能科技;同時建議關注科士達、科陸電子、永福股份、盛弘股份等優質儲能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