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進入第三天。藍鯨財經記者從必和必拓了解到,由于新能源領域對銅鎳礦的需求增加,必和必拓也將重點布局銅鎳礦,并與中國企業合作加快在交通運輸行業電氣化方面的布局。
今年是必和必拓連續第五次參與進博會,是“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鉆石會員。今年,必和必拓更是首次作為參展商亮相進博會企業商業展,全面展示作為全球知名的綜合性資源公司積極融入中國新發展格局的決心。
【資料圖】
必和必拓集團首席執行官韓慕睿在進博會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上表示,數十年來,必和必拓為保障中國的資源、能源供應和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是中國值得信賴的長期合作伙伴。必和必拓見證了中國經濟的轉型騰飛,見證了數億人擺脫貧困,也見證了中國重新取得全球貿易領先地位的發展成績。
“中國的新一輪城鎮化過程依然需要鐵礦石和冶金煤等資源。我們也正在積極部署新戰略,優化資產組合,提升能力建設。銅和鎳作為電氣化和儲能設備的重要材料,需求將進一步增長。這類資源產品正是必和必拓未來發展的戰略核心所在。”韓慕睿稱。
數據顯示,三季度,必和必拓銅產量為41.01萬噸,同比增加9%。由于上季度冶煉廠遭遇計劃外停工,本季度鎳產量達2.07萬噸,同比增長16%,環比持續增加10%。
必和必拓近兩年一直在剝離石油和天然氣資產,同時尋求在與清潔能源轉型相關領域布局,尤其是銅鎳資產方面。8月,必和必拓曾向澳大利亞銅鎳礦商OZ Minerals發出收購要約。
雖然必和必拓的報價遭到OZ Minerals的拒絕,但財聯社報道顯示,必和必拓準備追加投資。這可以看出必和必拓在銅鎳礦領域布局的決心。
必和必拓預計,如果想跟上電動汽車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步伐,那么未來30年的銅產量將需要翻番。此外,以電動汽車為例:一輛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平均需要9公斤鈷、11公斤鋰和40公斤的鎳,這意味著鎳的產量需要翻兩番,才足以滿足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的飛速發展需求。
另外,2022年3月,必和必拓與中國汽車行業智庫中汽數據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助力中國交通運輸行業電氣化前景的相關研究。
此項合作為期兩年,研究將聚焦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動力,圍繞制造價值鏈、能源效率、消費者態度、產品開發、電池化學、技術性能、政策環境以及電氣化遠景展望等主題開展深入分析。
據了解,鎳是電動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關鍵原材料,隨著電動汽車時代的加速來臨,中國對優質硫酸鎳的需求將大幅攀升。必和必拓旗下的西部鎳業是從鎳礦開采到市場營銷的一體化綜合企業,其生產的鎳產品具有世界較高品質和低碳性能。目前,必和必拓約85%的鎳金屬產量用于全球電動汽車電池材料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