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上海報業集團|藍鯨財經主辦、CIC灼識咨詢協辦、中國信息協會智慧物流分會為指導單位的【藍鯨?新財智】“創新-未來”之【數智供應鏈 —— 產業鏈數字化升級新“底盤”】沙龍直播峰會上,CIC灼識咨詢合伙人趙曉馬指出,中國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服務行業的發展是基于長達30多年的企業信息化和數字化進程,是信息化與數字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該階段,系統與服務供應商通過AI算法和數學規劃等方法,對企業的數字資產進行變現,并為企業提供更為智能的決策優化方案與產品。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企業對業務產生并累積的數字資產的變現需求日益提升,其對智能決策系統與服務需求將在未來快速釋放。”趙曉馬說,預計至2025年,中國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服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94.4億元人民幣,2019至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達49.8%。
基于長達30多年的企業信息化和數字化進程
趙曉馬指出,中國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服務行業的發展是基于長達30多年的企業信息化和數字化進程,是信息化與數字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在該階段,系統與服務供應商通過AI算法和數學規劃等方法,對企業的數字資產進行變現,并為企業提供更為智能的決策優化方案與產品
“在智能化階段,企業積累的數據種類和規模已經達到相當大的體量,同時各個業務場景分散但又需要互相連接,企業迫切需要更為智能的系統幫助優化決策。” 趙曉馬說。
隨著AI算法的興起以及求解器的商業化成熟度日漸提升,一些服務商開始為企業提供智能化的決策優化解決方案。
在智能化新的階段,智能化決策系統與服務提供商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和行業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逐步開發標準化的智能化決策優化系統產品和功能模塊。
趙曉馬解釋,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服務行業的商業模式以企業內部數據端和第三方數據端為起點,通過算法進行數據整合和問題梳理,再利用求解器和算法計算輸出涵蓋前端、中端、后端的最優決策,主要應用場景包 括食品飲料、美妝日化、3C電子、制造業等行業。
“解決方案中,前端包括:門店選址、店鋪陳列、精準營銷和后倉管理;中端包括:訂單管理、數據日結、補貨計劃、庫存管理和物流優化;后端則包括:倉庫管理、裝配途徑、供應計劃以及生產排程。”趙曉馬進一步補充。
趙曉馬預計,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企業對業務產生并累積的數字資產的變現需求日益提升,其對智能決策系統與服務需求將在未來快速釋放;預計至2025年,中國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服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94.4億元人民幣,2019至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達49.8%。
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服務在各場景中的應用
趙曉馬指出,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服務應用在供應鏈管理中是指,針對已有店鋪場景,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服務供應商可根據客戶歷史銷售數據做出需求預測,然后進行智能定價與營銷管理優化;針對新開店鋪場景,則需要綜合各因素做選址分析,再從不同維度做銷售規劃;兩套方案在后端管理規劃邏輯基本一致,包括庫存管理、物流管理、路徑優化和倉儲優化等
“其中,隨著新零售和跨境電商的發展,其對供應鏈效率和抗風險能力的要求進一步提升,供應鏈優化相關的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服務需求會日益提高,”趙曉馬預計,至2025年,供應鏈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服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0.1億元人民幣,2019至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達47.9%。
對于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服務應用在工業制造領域的應用,趙曉馬解釋,是指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服務行業在工業制造中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需求計劃、供需匹配、生產計劃、物料計劃、工廠排產以及交付管理等。
“隨著智能制造在工業生產與制造中的日益深入,制造企業對更高生產效率和利潤率的追求將促進工業制造優化相關的智能決策系統與服務需求同樣將顯著提升,”趙曉馬預計至2025年,工業制造智能決策優化系統與 服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8.1億元人民幣,2019至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達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