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調升1008個基點,報7.0899元,單日調升幅度創2005年7月23日以來最大。
來源:外匯交易中心
市場匯率方面,14日開盤,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繼續走高,截至10:09,分別上漲超200、100個基點。
【資料圖】
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美聯儲放緩加息概率上升,美元指數上行空間有限,減輕了人民幣對美元的被動貶值壓力;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政策持續優化,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疊加前期穩匯率、穩預期政策逐步顯效,市場信心得到提振,推動人民幣匯率出現大幅反彈。
單日漲幅刷新17年紀錄
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1月1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7.0899元,創2022年9月28日以來新高,并較前值調升1008個基點,單日調升幅度創2005年7月23日以來最大。
這是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連續第2日大幅上調。
上周五(11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調升515個基點。當日,人民幣市場匯率上演“大反攻”,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日內最高漲逾1800個基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反彈逾600個基點。
14日開盤,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市場匯率雙雙繼續走高。截至10:09,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報7.0840元,較前收盤價漲266個基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報7.0748元,較前收盤價漲175個基點。
來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11日,國際市場上美元指數明顯下跌,單日跌幅達1.37%,一定程度上推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漲。不過,14日人民幣匯率繼續走高,則是在美元指數短線走高情況下實現的。截至10:13,美元指數報106.70點,漲幅超0.2%。
來源:Wind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美國10月通脹數據超預期回落,市場預計美聯儲加息節奏將逐漸放緩,導致美元指數大幅回落;此外,國內經濟增長預期改善,市場情緒有所回暖,推動人民幣資產普漲。
美聯儲加息或將放緩,市場對中國經濟復蘇前景趨于樂觀,受上述利好推動,人民幣匯率大幅反彈。
人民幣匯率漲跌的底層邏輯
市場供求始終起著決定性作用,這是人民幣匯率漲跌的底層邏輯。從中長期看,一是中國經濟基本面好,支撐幣值堅挺。三季度經濟恢復向好,在基礎設施、高技術產業、制造業投資帶動下,GDP增長高于美國、歐盟等主要國家和地區。二是國際收支雙順差,外匯供過于求。9月份,我國國際收支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增長10%,實現順差576億美元。三是通貨膨脹低,人民幣購買力強。不同于美國、歐盟此前實行長期量化寬松政策,我國通貨膨脹率較低,人民幣匯率具有升值空間。
一次次的漲跌也說明,在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下,匯率的點位是測不準的,雙向波動是常態,不會出現“單邊市”。盡管短期內有一些不穩定因素影響,但人民幣的市場地位不會改變,人民幣長期走強的趨勢不會改變,我國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和巨額的對外投資凈資產,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同時,我國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政策空間充足,工具箱豐富。人民幣的趨勢是明確的,人民幣資產是安全的,未來世界對人民幣的認可度會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