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董秘到董事,再到董事長,這家上市公司一眾高管們突遭立案調查。
(資料圖片)
11月23日晚,夢潔股份(002397.SZ)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及董事長姜天武,副董事長李菁,董事李建偉,董事、董秘李軍,股東張愛純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公告稱,在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及姜天武、李菁、李建偉、李軍、張愛純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公司將持續關注上述事宜相關進度,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11月24日,夢潔股份早盤以近乎跌停的價格開盤,最終以單日下跌4.03%報收4.76元。
就“立案調查”一事,時代周報記者11月24日致電夢潔股份證券事務代表吳文文,其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公司對此次立案調查之后的整改舉措也會在未來的公告中公布。”
夢潔股份的“多事之秋”
夢潔股份“暴雷”似乎早已有跡可循。
首先,夢潔股份及其部分高管今年已被監管批評。
2022年10月11日,深交所公布了關于對夢潔股份及相關當事人給予通報批評處分的決定。夢潔股份及相關當事人存在三項違規行為,包括未按規定在2022年1月31日前進行業績預告、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資金占用、違規對外提供財務資助。
因此,深交所對夢潔股份董事長姜天武、副董事長李菁,董事李建偉,董秘李軍,股東張愛純等人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
其次,夢潔股份的經營狀況也不太樂觀。
Wind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夢潔股份的歸母凈利潤尚能保持正收益。
但是2021年,夢潔股份上演了業績“變臉”。雖然夢潔股份2021年實現了24.63億元的營業收入,但歸母凈利潤僅為-1.56億元,同比下滑447.10%。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夢潔股份上市后的首次虧損。
不過就2022年前三季度來看,即使有人氣明星肖戰代言,夢潔股份仍是虧損的,而且虧損的勢頭更猛了。根據其財報,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夢潔股份的歸母凈利潤為-0.9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了459.60%。
相較于其他三家上市家紡企業,夢潔股份的營收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在2022年前三季度,夢潔股份共實現營業總收入13.96億元,同比下降8.76%,而羅萊生活(002293.SZ)、富安娜(002327.SZ)和水星家紡(603365.SH)2022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分別為37.18億元、19.82億元和24.98億元,均遠高于夢潔股份。
此外,根據申萬宏源證券的研報,羅萊生活、富安娜和水星家紡在2021年平均的REO更是可以達到15-17%。
相較于整體紡織服裝行業,夢潔股份雖然在高端化轉型推動下毛利率高于行業平均值,但-6.99%的凈利率遠低于行業平均的2.01%,-6.36%的REO也遠低于行業平均的1.90%。
3萬多股民何去何從?
資料顯示,夢潔股份2010年4月29日于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至今上市已超12年。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夢潔股份的股東數量約為3.04萬戶。
2022年11月24日,夢潔股份報收4.76元,市值約為35.91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夢潔股份董監高們在不斷地減持股票。
就在立案調查消息披露的前幾天,即11月19日,夢潔股份公告稱,董秘李軍“計劃在本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 15 個交易日后的 1 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的數量不超過 50.6955萬股”。
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有一部分夢潔股份的股民是寄希望于夢潔股份的未來。
夢潔股份的股權也的確在發生變動, 今年8月,公司部分股東及董事將部分持股轉讓給了長沙金森新能源有限公司,公司的控制權也發生了變更。
不過,突如其來的立案調查給夢潔股份的未來發展帶來了一絲不確定性。更為重要的是,如果處罰結果超出投資者預期,到時候投資者或有可能遭受二級市場的股價損失。
上海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的梁云志律師目前正關注夢潔股份的相關事項,并組織爭取投資人維權。在她看來,這個事件的核心在于立案調查的事項是否與之前的深交所的處分是一致的。自2021年起對上市公司違規的司法解釋也有所改動,不再需要等到行政處罰結果公布,法院就可以受理此類案件,如果可以證明立案調查的事項與之前的處分一致,則可以加速整個維權的流程。
時代周報的記者也采訪到了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合伙人宋一欣律師,他表示司法解釋的改動只是放開了前置條件,如果股民們等到了處罰決定勝訴基本沒有問題,如果沒有處罰決定仍舊不易勝訴。“此外,更重要的是即使勝訴了,如果夢潔股份的資金鏈出了問題,在執行層面,股民的損失仍會難以追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