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2023年經濟工作,將穩增長置于首要位置,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著力恢復和擴大消費,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
(資料圖)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17日在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明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將給經濟恢復發展帶來重大積極影響,基數效應也將對明年經濟數據形成一定支撐。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民營企業著墨較多,“針對社會上對我們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業內認為,這正是對社會輿論的有效糾偏,對民營企業家擔憂的有力回應。
韓文秀表示,要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領導干部要為民營企業辦實事、解難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要推動經濟發展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恪守契約精神,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做出了判斷。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但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這些表述給予了穩增長較高優先級,和12月6日政治局會議相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增加了“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的說法,對2023年經濟工作的定調更積極。他預計2023年GDP增速目標或設定在5%左右,出口走弱后實現該目標需政策繼續發力。
韓文秀17日在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今年經濟增長與年初的預期目標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項指標都較好完成。一些面向未來的結構性指標有突出的表現,預計今年經濟總量超過120萬億元。綜合研判,明年世界經濟增速可能會明顯下滑,而我國經濟可能總體回升,從而形成一個獨立的向上運行的軌跡。
韓文秀表示,明年只要經濟恢復正常的增長,從統計角度來看,數據就會比較高,二季度預計會出現大幅度反彈,全年有望明顯回升。他也強調,面對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和風雨如晦的外部環境,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但是這并不是自動生成的,不是天上掉餡餅,必須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提振民營企業信心
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會議將“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單列一節,稱“針對社會上對我們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而上一次高層頻繁重申“兩個毫不動搖”的時間段在2018年。
會議明確,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各級領導干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也認為,會議強調了民營企業的作用,專門對社會上關于民營企業地位懷疑的一些輿論傾向,做出了直截了當的回答,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的權益,還要求各級領導為民營企業辦實事等。相信后續還會有一些關于民營企業的政策支持,甚至機制方面的內容出臺。
韓文秀表示,要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領導干部要為民營企業辦實事、解難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要推動經濟發展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恪守契約精神,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此外,還要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要擴大市場準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會議還特別提到了“平臺企業”。2020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強化反壟斷與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作為重點任務,平臺經濟的反壟斷是重中之重。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并提出“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
在經歷對平臺經濟穿透式監管、專項整改后,平臺經濟逐漸走向規范健康發展;同時,在經濟多重壓力下,市場信心變得比黃金還珍貴。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鐘正生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或意味著平臺經濟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平臺經濟是前期監管政策的重點關注對象,也是民營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穩定就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