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訊 辭舊迎新之際,2022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論壇于1月13日在澳門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以“現代金融助力大灣區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主題,鳳凰網財經全程報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圓桌環節,嘉賓圍繞澳門金融資產交易市場的推進路線圖展開討論。在粵港澳地區目前已有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如若澳門交易所設立,三個交易所如何合作發展、實現共贏?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邱志剛教授提出了錯位發展的新思路——在粵港澳三地推進沙盤合作。邱志剛指出,以往的沙盤監管存在兩個問題,一沙盒政策引導性太強,不是從需求端出發;第二,從沙盒里面出來的一些項目推廣不足。
NFT最近在香港做得很熱,“二十大”的報告也提到了數字經濟。邱志剛非??春?,“NFT講得是一個確權,現在已經進化到另外一個階段,背后代表的可能不是1塊錢的價值,代表的可能是一幅畫、一個頭像,一個很奇怪的猴子頭像可能賣到上百萬?!?/p>
“交易最終需要一些價格,早期做期貨也是,不知道價格是什么,期貨市場有價格發現的功能,數字資產是不是很有價格發現的功能?”邱志剛強調粵港澳三地之間可以同時做一些既符合國家政策,又稍微敏感的東西,在沙盒里面進行嘗試,在三地進行推廣。
以下為嘉賓發言實錄:
這個問題跟我一開始想的不太一樣,我是這么想的。首先錯位發展的事,剛才幾位專家都談到了沙盒監管,這里面我一直很想說的是創新。我們為什么在課題里面會提到沙盒,我之前參加過一個沙盒監管的研討會,國內搞沙盒也挺多,但是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沙盒政策引導性太強,不是從需求端出發。第二,從沙盒里面出來的一些項目推廣不足。這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一些敏感的東西我們不太敢做,這里面涉及到創新,剛才我也聽到嘉賓都提到REITs的發展,其實國內REITs發展,最開始發改委這個項目我是參與了的,這個主要是解決存量資產的問題,現在為什么要公共設施,很多存量資產要把它給動起來,要用起來,其實這是最主要原因。
當時我在那個會上就問了一個問題,我說為什么不做商業地產?他說這個太過敏感,不敢搞。這里面跟沙盒,跟前面是一個道理,稍微敏感的東西并不敢做。
我就想從錯位發展的角度,第一我們在深合區是不是能做這樣一個東西?可以做一些嘗試。第二是說有沒有可能三地共同來做這個事情。
最近,香港做NFT做得很熱,“二十大”的報告也提到了數字經濟,這個東西其實是什么呢?比特幣當做貨幣我也不是很看好,但是它用一段代碼代表了1塊錢的授權轉移,這個是我非常看好的,也就是一個確權。NFT現在已經進化到另外一個階段,背后代表的可能不是1塊錢的價值了,代表的可能是一幅畫,包括一個頭像,包括一個很奇怪的猴子頭像賣到上百萬。這個東西我當時也很疑惑,這個猴子頭像,我拿手機拍一個,我自己做頭像不行嗎?無非像素低了點,但后來我想核心點在確權上。
為什么這么講?澳門有很多奢侈品店,我們為什么要去買一個愛馬仕的包呢?我用A貨不行嗎?A貨的用途也是一樣。再說買藝術品,我買一個贗品不行嗎?很多贗品可能畫得比原畫更精致,這個所有權就很重要。剛才有同事也講了,我們在做區塊鏈的這種數字產品的嘗試,我用區塊鏈技術保證這個權益是屬于你的,至于我用數字復制之后就不屬于你。
所以,他買這種歸屬權,就像愛馬仕一樣,我在一個圈層里面對它的一個認可。有了這個東西之后,我們這一代人和新的一代人不一樣,他們真的會去買這種數字產品,是有這個需求,那個需求驅動之后我們就對數字商品有了一些需求,有了需求后可能還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一些經濟活動,數字經濟可能是元宇宙的基礎,大家有了需求之后才有了交易。
交易最終需要一些價格,早期我們做期貨也是,我們不知道價格是什么,期貨市場有這個價格發現的功能,數字資產是不是很有價格發現的功能?我覺得三地之間是不是可以同時做這樣一個東西,既符合國家大的政策,而且一些稍微敏感的東西可以在沙盒里面進行嘗試,然后在三地進行推廣。
我就說這么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