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黃金周落下帷幕,北京、湖南、山東、重慶等多省市紛紛發布消費成績單,知名商圈表現火熱,多地重點商貿企業零售額同比出現增長。同時受益于商圈人流回暖,部分商場人流及銷售額雙增,業內亦在期待零售行業“春暖花開”。
(資料圖片)
春節零售成績單“出爐”
“今年春節營業額確實超出了預期。”王瑩在長沙城北的北辰大悅城商場經營著一家服裝店,今年春節,對她而言是“累并快樂著”。
春節七天假,王瑩始終堅守在門店,她告訴財聯社記者:“服裝店生意一般都是集中在年前,往年長沙過完除夕基本就沒什么人了,所以之前預估春節可能就是兩三萬的營業額,但實際上1月21日至27日,我們店一共完成了四五萬的銷售額。”
王瑩在春節期間的收獲也是今年商超零售春節檔的一個縮影。疫情防控優化后的第一個春節,消費者紛紛走向街頭,帶動線下人流和銷售額回歸。支付寶發布的《2023春節觀察》顯示,“出門逛街,線下商圈又火了”成為新年消費“五把火”之一。
支付寶數據顯示,今年春節,線下消費迎來春天,杭州湖濱銀泰in77、杭州武林商圈、長沙五一廣場、長沙坡子街、廈門中山路中華城、長沙都正街、重慶解放碑、重慶山城巷、南京夫子廟、南京新街口等知名商圈火熱異常,消費增速位列全國前十,其中長沙占三席,杭州、重慶、南京各二。
長沙市天心區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月21日(除夕)至1月27日(大年初六),黃興南路步行街累計客流215.25萬人次,同比增長55%;天心區五一商圈累計客流360.32萬人次,同比增長52%。單日人數最多為1月25日,步行街累計客流40.2萬,五一商圈累計客流66.1萬,外省游客約占70%。
財聯社記者從湖南省商務廳獲悉,全省376家重點零售、餐飲企業春節假期累計實現銷售25.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8%,其中零售業同比增長13.9%,與疫情前的2019年春節相比,2023年春節消費整體已恢復到九成左右水平。
不止湖南,截至目前,北京、重慶、成都等多地紛紛發布了春節商貿零售“成績單”。
北京市商務局監測,春節假日期間,全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達2531.1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8.7%,其中,薈聚購物中心、首創奧萊、昌平新世紀商城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55.6%、40.2%、29.9%。
此外,春節期間,重慶主要商圈和重點商貿企業實現零售額156.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山東全省重點監測的500家商貿企業實現銷售額46.1億元,較2022年春節同期基本持平;成都市30家重點商貿零售企業客流量1246.51萬人次,同比增長5.66%,實現商品銷售額11.74億元,同比增長5.92%。
商貿零售期待春暖
得益于春節商圈人流回暖,相關上市公司旗下部分商場傳出捷報。
友阿股份(002277.SZ)旗下長沙友阿奧特萊斯店相關負責人稱,今年春節假期來店的顧客較去年增長了30%,湖南各地州市甚至外省的顧客更是增長明顯,截至目前,銷售已突破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店內多個品牌單日銷售突破10萬元。
該負責人說:“今年春節市場的表現還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用紅紅火火、熱氣騰騰來形容毫不為過。一方面,長沙成為網紅城市,外地顧客紛紛慕名而來,另一方面,疫情已得到緩解,大家紛紛走到戶外,加上春節的返鄉人群,我們的到店顧客數以每天1000、2000、5000、10000人次的速度逐日增長,市場迅速復蘇。”
春節長沙友阿奧特萊斯 圖源:友阿奧萊供圖
財聯社記者梳理公開信息了解到,王府井(600859.SH)旗下多個商場也出現同比增長。其中長沙王府井百貨春節期間整體銷售較2022年同比增長30%,客流同比增長50%;春節假期前三天,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客流量同比翻了一番,1月以來,大樓餐飲客流及銷售額均有較大幅度提升,其中餐飲日均銷售額較上個月增長3倍,已恢復到疫情前同期水平。
此外,便利店也在春節市場分到一杯羹。成都零售商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紅旗連鎖(002697.SZ)、老鄰居、盒馬鮮生、羅森便利店等8家超市便利店春節期間客流881.71萬人次,同比增長5.51%,實現總銷售額6.65億元,同比增長6.06%。
紅旗連鎖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預計今年春節銷售額同比將有小幅增長,“成都雖然有很多人回老家、出去旅游,但是也有很多到成都來旅游的,對便利店業態也形成了正向影響。”
“2023年整體信心向好,相信零售行業會春暖花開。”前述紅旗連鎖負責人期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