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因為新冠疫苗扭虧、大幅盈利的康希諾,去年出現虧損。
(資料圖)
2023年1月30日晚間,康希諾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22年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虧損數額為8.3億元至9.9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9.45億元至11.34億元。
對此,康希諾表示,報告期內,國內外新冠疫苗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新冠疫苗需求量較去年同期呈大幅下降趨勢,全球新冠疫苗接種增速放緩,且部分地區呈現供大于求的情況,市場競爭不斷加劇。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康希諾憑借其新冠疫苗克威莎在境內外獲批上市及商業化實現同比扭虧為盈,該疫苗是我國批準上市的新冠疫苗中,唯一可采用單針接種程序的疫苗。
2021年,康希諾實現營業收入43億元,同比增加17174.82%;歸屬凈利潤19.14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康希諾也成為科創板首個“摘U”的生物科技公司。
除了單針疫苗克威莎,康希諾也是唯一一個擁有吸入式疫苗的企業,頗受市場關注。
去年9月,康希諾的吸入用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通過衛健委等機構論證納入緊急使用。次月,康希諾官方發表聲明稱上海啟動克威莎霧優加強免疫預約登記,受此影響,康希諾股價一路上漲,2022年11月11日康希諾股價漲至最高點295.8元,較最低價漲幅接近200%,總市值達到730億元。
不過,吸入式疫苗似乎并未帶給康希諾二次騰飛的機會。11月14日后康希諾再次下探。2023年1月30日,其收盤價為142.41元/股,2022年全年跌幅超過50%。
新冠疫苗之外,康希諾還握有埃博拉病毒疫苗、二價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MCV2、四價腦膜炎結合疫苗MCV4等產品。
去年、6月康希諾正式宣布與輝瑞“分手”,收回其四價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MCV4產品,曼海欣)在國內的商業化權益。
有業內人士向藍鯨財經記者表示,康希諾的MCV4填補了國內流行性腦膜炎市場中高端疫苗的空白,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東興證券此前預估稱,假設新生兒人口約1000萬/年,MCV4的單價參考香港、美國同品種價格的50%-60%,假設為450元/劑,取3針免疫程序,若曼海欣在2022年至2023年分別實現6%/10%的新生兒滲透率,可為企業貢獻營收8.1/13.5億元。
不過,雖然康希諾還未公布具體銷售數據,顯然目前MCV4疫苗帶給康希諾的收益并未填補其新冠疫苗銷量下行帶來的危機。
CIC灼識咨詢總監劉立鶴向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未來康希諾的業績表現更需要依賴其他非新冠創新疫苗產品保持長期可持續增長,例如已經獲批的四價流腦疫苗和已經進入三期臨床的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