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大佬中的大佬”盧志強,與民生銀行之間的訴訟案件又有了新進展。
2月6日,泛海控股公告稱,收到了來自北京金融法院送達的應訴通知書等訴訟材料。
(資料圖片)
1月20日,由于70億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民生銀行北京分行(下稱“民生銀行”)一紙訴狀將包括泛海控股及其實控人盧志強在內的相關機構、人員,告上了法庭。
不只盧志強,寶能集團創始人姚振華也曾被平安銀行和華興銀行“逼債”,進而拍賣和執行旗下資產。
曾經是銀行的座上賓,如今坐上了被告席。近年來,銀行追債大佬的事情屢見不鮮,業內人士分析,這其實暴露了銀行之前對于大客戶貸款集中度管理和風險管理問題,以及銀行貸后監測預測管理的缺失與不到位問題。
民生銀行追債盧志強
民生銀行與盧志強之間的糾紛源于兩筆借款。
2018年6月,武漢中心大廈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武漢中心公司”)以武漢中心項目及在建工程作為抵押,向民生銀行借款40億元,尚欠本金39.72億元。
2020年3月,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武漢中央公司”)又以其名下五塊土地作為抵押,向民生銀行借款30.66億元,尚欠本金30.46億元,泛海控股和盧志強皆是這兩筆借款的擔保人。
根據天眼查,武漢中心公司的控股股東是武漢中央公司,武漢中央公司是泛海控股旗下子公司。而這兩家公司之所以向民生銀行借款,源于當前還在建設中的武漢中心項目。
(圖源/天眼查股權關系圖)
2007年,泛海旗下公司拿到了武漢漢口城區的4000畝地,計劃建設一個金融中心和武漢第一高樓武漢中心大廈,武漢CBD項目由此產生。
作為這個項目的業主,泛海控股一時風光無兩,盧志強本人也對這次機會給予了厚望,“把承接武漢CBD項目視為社會目標、企業目標、個人目標相統一的一次機會,一個留下‘傳世傳奇’的機會。”
然而,后續的難度卻超過了盧志強想象,除了拿地成本,還有城中村拆遷的溝通成本,好不容易熬到2009年,最耀眼的武漢中心開工了,原計劃2015年就封頂的武漢中心大廈后續建設很拉胯。
后續隨著泛海控股的資金鏈危機爆發,該項目至今仍未完工。
(武漢中心大廈)
此次民生銀行訴訟要求是,武漢中心公司和武漢中央公司償還借款本金及相應利息、罰息等,泛海控股和盧志強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據業績快報,2022年,泛海控股凈利潤預計虧損70億至100億元。隨著泛海控股業績的巨虧,最終,盧志強是否會變賣旗下資產來償還借款,當前尚不得而知。
平安銀行追債姚振華
另一位地產大佬姚振華,坐的是平安銀行的被告席。
2018年10月和2021年7月,為順利拿到貸款,寶能集團旗下公司寶能城有限公司(下稱“寶能城”)和深圳深業物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作為貸款抵押人,抵押給平安銀行深圳分行,被擔保金額是65億元和35億元。抵押項目包含寶能城名下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留仙大道北側寶能城花園等項目。
之后,平安銀行深圳分行以借款合同糾紛將“寶能系”及姚振華告上了法庭,2022年,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下達了產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調解書,但隨著寶能集團陷入流動性危機,“寶能系”及姚振華等相關被執行人并沒有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
因此,平安銀行深圳分行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要求處置抵押房產,即寶能城名下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留仙大道北側寶能城花園共484套房產計劃全部拍賣,借以清償債務。
2022年9月,深圳南山寶能城花園中的40套房產被掛出來拍賣,單套房源起拍價為1298萬至1962萬元;2023年1月10日—1月13日,又有深圳南山寶能城花園47套房源在阿里資產·司法平臺被公開拍賣。
然而,向姚振華追債的銀行并不止平安銀行一家。
據悉,同樣由于相關借款合同糾紛,華興銀行起訴了姚振華及寶能汽車、寶能集團等公司。法院判決寶能汽車需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起十日內,償還華興銀行本金17.55億元、及利息、復利、罰息合計476.9萬元。而姚振華及寶能集團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3年2月7日,姚振華及上述公司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17.59億元。
不良資產反彈壓力猶存
近年來,隨著大佬們資金鏈出現問題,此前作為銀行大客戶的他們,如今正成為銀行追債的對象。
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這表明以這些所謂的大佬為實際控制人的一眾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系統性風險與信用崩塌問題,從而導致了銀行的債務追償行動,這是銀行維護自身權益、旨在止損的本能性應有措施。
“這也暴露了銀行之前對于大客戶貸款集中度管理和風險管理、貸后監測預測管理的缺失與不到位的問題。”柏文喜說。
如今隨著大佬欠債的風險加大,銀行也開始“六親不認”,加大了追債力度。此次民生銀行狀告盧志強的事情,就讓市場吃了一驚。因為民生銀行與盧志強淵源頗深。
民生銀行成立于1996年,是我國第一家由民營企業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而盧志強是民生銀行創立的參與者之一,一直擔任著該行董事職務,2006年至今,一直擔任著該行副董事長。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泛海控股直接持有民生銀行4.12%股份,為該行第六大股東。
平安銀行與寶能系也頗有淵源,但也正是寶能系,成為平安銀行不良資產風險的“罪魁禍首”。在2022年3月平安銀行業績發布會上,平安銀行副行長郭世邦就曾表示,平安銀行房地產風險總體可控,寶能上最主要的房地產出險業務,目前與寶能已達成司法和解,法院已經出具了調解書,其中金額最大的為54億元的寶能城項目馬上可進入司法拍賣執行環節,如果銷售順利,2022年將形成大額的壓降。
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追債大佬,背后是不良資產反彈的壓力。根據銀保監會數據,截至2022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3.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699億元,不良貸款率1.71%,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2022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1萬億元,其中不良貸款處置2.7萬億元。這也使銀行信用風險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