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央行官網發布,注銷了江蘇飛銀商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蘇飛銀”)、山東銀利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銀利支付”)、百聯優力(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百聯優力”)的支付牌照,注銷原因均為不予續展。
分別來看,江蘇飛銀成立于2010年,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母公司為江蘇銀商集團有限公司,屬于政府授權的總部經濟企業,業務涉及電子支付、禮品定制、云計算等。其支付牌照范圍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江蘇)。發行產品有飛銀卡和彩虹卡。
江蘇飛銀與母公司江蘇銀商集團都曾是“老賴”。2016年,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江蘇飛銀被無錫市崇安區人民法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江蘇銀商集團更是4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
銀利支付成立于2008年,前稱為山東銀利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3008萬元,支付牌照范圍也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2020年,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與企業取得聯系,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銀利支付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公司目前參保人數為2人。
最后是百聯優力,公司于2002年在北京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10000萬元,于2013年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可以開展全國范圍內的互聯網支付業務,主要業務類型覆蓋快捷支付、網關支付、代收業務、代付業務、集團資金歸集等服務。
藍鯨財經曾發布《百聯優力因KYC不利收近6500萬巨額罰單,遭投訴“為不法平臺提供支付通道”,法人井廣濤一并被罰25萬》一文,詳細盤點了百聯優力的業務及現狀。
此次百聯優力牌照遭注銷,主要是由于存在損害客戶合法權益或危害支付服務市場的重大違法違規行為。2022年11月,百聯優力因未落實防范電信詐騙風險要求等4項違法行為被央行處以警告,并罰沒近6500萬元,成為首家因反詐不力遭到監管處罰的支付機構,也是自《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實施以來,首家被公開吊銷牌照的涉詐支付機構。
直至2月中旬,已有8張支付牌照遭到注銷。截至目前,央行已累計注銷78張支付牌照,已獲許可的支付機構還剩193家。